昨天在新生大學上了商務邏輯第一課,最后老師留了很有意思的課后作業:不如財務自由之路不簡單,不是單純的多看幾本書或是多聽幾次笑來老師的演講就肯定能成功的,需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請大家就一下這個課題分析找出原因并對這些原因進行分類:我之所以目前為止還沒有完全財務自由的原因分類。
這正是一個梳理自己的機會。財富自由很美好的一個詞,很早就覺得財務自由的那種感覺一定不錯。但是時間一點點過去,還只是停留在偶爾想想,覺得要是嫩夠財務自由的話……的階段。
那自己為什么還沒有財務自由了?
1 首先對于財務自由這事情,只是停留在偶爾想想的階段。偶爾想想,并未對其進行深入的思考。就如果做夢一樣,很少是能夠成正的。
2 財務自由雖然很美好,但是不相信自己能夠到達那個階段。在自己眼中,能夠做到財務自由之人,必然天賦秉異或者定有起獨特之處,肯定非吾等等閑之輩所能取得。
3 怕苦怕累。晚上想想路千條,早上起來走原路。很多時候,雖然不能財務自由,但是可以通過一些選擇和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但是最終只能在別人做到的時候,感嘆一聲:這個我之前也想到了。
對于以上原因進行分類:1和2 一類,3一類。前面一類是思考層面:沒有認真考慮財務自由這件事情,在腦海中出現“自己做不到”時,也沒有思考自己的這個想法是正確的么?是不是以偏概全了? 第二類(也就是第三)是在行動的層面。沒有付出一些行動,哪怕是微小的嘗試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