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4年10月11日晚,我很早就到了鳥巢,這里聚集著大批的球迷。黃色、白色、藍色,即便是在晚上,射燈的彷徨始終不能將它們吞沒,巴西和阿根廷的對決即將在這里上演。雖已入秋,空氣中還是很燥,大抵是各式各樣的熱情從出租車、從地鐵口、從鐵路、從飛機,穿過安檢口,源源不斷地聚集在這里吧。
我打小就愛踢球,但是見到這么多球星,還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哪怕只是隔著望遠鏡,也讓我很是興奮,在觀眾席折騰了整整一晚,以至于都忘了在這寒冷的初秋夜里,我只穿著單件長袖。比賽結束之后,看到身上冒出的陣陣熱氣,我摸摸自己的心臟,跳得很快,不知道是因為激動的原因,還是身體本能地加快循環來對抗寒冷。
地鐵特意延長了一段時間,但我們并不想立即回去,朋友們一合計,說干脆直接去后海吧,就這樣,穿過一段蕭索和寂靜,我們從熱鬧去到了另一處熱鬧。如果說鳥巢的熱情是充滿了力量的話,那么后海無疑是慵懶的,各色的霓虹燈從空氣中閃耀到平整的水面,再由嘈雜的人聲與大小的音箱推出一輪輪漣漪。在一個安靜的角落,我們開始擼串,一直到困意上頭,看看表,都半夜了。
突然想到“宵禁”這個詞,老家和讀書的地方都不算大,印象當中即便是夏天,燒烤攤和KTV等娛樂場所也總不會營業到太晚,既有個人的考量,也有規定的原因,若是在這個點出門,恐怕只有網吧會亮著燈吧。
睡前,我摸摸自己的胸口,因為熬夜外加勞累,心臟還是跳得很快,這我知道,我只是確定它有沒有在大城市的夜生活和吃喝玩樂中迷失掉,還好它仍舊在。
(二)
今年5月底存了幾天假,買了票打算回趟家,因為是夜車,所以吃過飯之后便急匆匆動身。在去往車站路上的公交車里,我發覺自己暈車了,胃里就像是即將要沸騰的鍋,各種東西摻雜著胃酸想要向上涌,這種胸腔內的躁動和喉頭偶爾漏出來的異味,讓人不自覺地將食道和咽喉用力擠壓起來。
歷史上暴力鎮壓農民動亂大抵都是沒有好結果的,假如不能根除,摁著腦袋尾巴翹、此起彼伏地情況總是會出現,我這樣暴力對抗暈車,它們也給了我很堅決的回應,食道不成,胃壁總是可以的吧。于是乎,胃又開始痙攣,這個承前啟后位置的器官帶動著上下的幾個器官擰在一起,活躍了汗腺和表皮細胞,聳立的雞皮疙瘩告訴我倒春寒似乎一走,滿身的冷汗似乎預示著三伏天即將到來了。就這樣,我哆哆嗦嗦地坐著,浸濕的衣服緊緊貼在身上,別無他法,我只能緊緊地攥著自己的包,發出無聲的抗議。
公交車走走停停,時不時地還有顛簸,我拼命地轉移注意力,努力想在這種不協調的節奏中匹配一段旋律,休止符停頓地間隙,我腦海中循環著回家還是不回去了,真是一種脆弱的解決辦法。
這是每次回家都要經歷的過程,幾次都想要下車,要不就不回了吧,回家的喜悅被沖散地一干二凈,留下的就只剩下失措。怎么能不回,很久沒回過家了,飯也要比工作餐好吃,似乎就連路邊的垃圾桶看起來都要干凈一些。
我跋山涉水地走出來,就得跋山涉水地走回去。
(三)
北京實在是太大了,地鐵線和公交線路交織成網、星羅密布,填滿了我大腦表面的溝溝壑壑,重重地壓在每一個腦細胞上面,假若沒有導航,我束手束腳得或許還不如秋天的落葉來得堅決與方便。
我很慶幸自己上班的地方不在市區,這樣就可以不用去擁擠早晚高峰,不用吃喝都在路上,也不用寫下來喘口氣都充滿了負罪感;但是遠在郊區也有它的不幸,遠離了喧囂,也就遠離了繁華,每天過得都如同在老家一般,原地打轉,青春也變得無法擱置。
他鄉遇故知是人生四喜之一,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里。太長的路程和不可控制的時間,在不斷地吞噬著與世界的交流,周末的每次出門都得做好連續兩天在外的準備,甚至都沒有披星戴月歸的機會。假如說時間不能用錢來購買的話,那么空間唯一的貨幣也許就是時間了吧。
地鐵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利用了空間,節約了時間,對我而言還有另外一項功能,它就如同是超市入口處的儲物柜,免費為我一次次寄存著情思。
每一次的出門都是愉悅的,因為在不斷通往地下的臺階上,我會把憂愁、壓力和孤寂一件件安放在地鐵站,只剩下開心。當我坐著地鐵飛快離開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向后揮揮手,作為跟它們的告別儀式。每一次歸來的時候,在站臺上與朋友的作別就是打開柜門的鑰匙,落寞和無奈早已在車里等著我,無需乘著地鐵去追趕,我也會隔著窗戶對外揮揮手,作為迎接它們的儀式,直到負重累累地回到地面上。
最是怕夕陽時分踏上返程的路,什么都會被晚霞所融化,然后消失在黑色的窗口。
(四)
假洋鬼子散著頭發、披在肩上,手里拿著哭喪棒,身上掛著銀桃子,嘴里謅著英文,回到未莊,連同阿Q在內所有人都唯唯諾諾,畢恭畢敬,因為他們大多都搞不清楚城里的狀況。
我想,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無論如何都要來這里的原因吧。這一代人,總是自詡著新時代心智重開的首批弄潮兒,多讀了幾年書,心氣兒也就跟著多漲了幾年,總是忍不住想出去看看,想見識見識這個世界的無限和有限,想搞搞清楚世界究竟是什么狀況。北方有一座孤單的城,叫北京,吸引著無數的孤單或者不孤單的人,叫北漂。
從我的出生到讀書,始終是按著背離北京的方向行進,僅僅是心中抱著一個若隱若現的念想,便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到了北京,為此丟掉了很多寶貴的東西,至今還未能一一撿回來,很是遺憾。但是,我在撿拾回憶的時候,順便還撿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
自由。一個人,一座城,自己掙錢,自己支配。北京如此之大,有去不完的地方和玩不完的東西,牽掛你的人和嘮叨你的人都不在身邊,怎樣生活都可以按著自己的意思來。
夢想。決定一個人夢想的,往往是他的經歷和眼中的格局。夢想從小到大,有易有難,來到北京之后,很多人都不愿往下看,往回看,平臺越高,能夠到的地方也就越多,夢想或許就更加豐滿起來。
時間。生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方,對時間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在北京,亦或是別的大城市,分秒必爭就是生活的唯一節奏,要跟鐵公交賽跑,要跟公司作息賽跑,要跟父母老去的速度賽跑,不能有絲毫慢下來。
堅持。北京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無論你之前取得過怎樣的成績,在這,或許只能成為別人成功的墊腳石。每一項技能或知識都是從零開始,不必擔心不如別人,只需要一直堅持下去,就會讓你不斷強大起來。
自制力。好奇心和欲望是推動人類發展的助力之一,但是究竟起到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作用,要看個人。北京這個環境中,無數人迷失了自我,成為卡奴或是別樣的人,早已忘了自己的初衷,抱元守一,遠不僅僅限于道家,更是每個人要做的修行。
健康。年輕時有一副好身體,可以一天工作12個小時,也可以連續一周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但是再過幾年呢?一個人在外,更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只有身體才是自己的,而且一用好多年,吃好喝好,保持鍛煉。
所有自己做的選擇都可以看做是對的,所有自己堅持的路都可以走下去,不是要認命不后悔,而是只想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