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之前三篇的內容,楊過和小龍女經三次分離之后終于成為了情侶,并一起到襄陽去準備取郭靖黃蓉夫婦的人頭到絕情谷換絕情丹。
可是,“神雕俠侶”之所以成為神雕俠侶,就是因為楊龍兩人不單只是普通情侶而已,其中“侶”字之前還有個“俠”字,而“俠”字之前還有個“神雕”一詞。這樣,漸次的順序就出來了,楊過先有了真愛之侶,再悟通俠義之道,最后遇到神雕。而這后兩者,就是在與小龍女第四次分離前后完成的。
當然,世間各種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過程,楊過在蒙古軍中幡然醒悟而救了郭靖是因為他受郭靖大仁大義所感而為,這便是他悟通狹義之道的“引子”。之后的詳細醒悟過程雖只一會兒功夫,卻分了三個階段!
初級覺醒階段,是他突然聽到郭黃夫婦于大敵當前之際只各一句“國事為重”相勵,又記起郭靖之前在襄陽城外帶他巡視時說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幾句話,原著中描述他“心胸間斗然開朗”。
覺醒的中期階段,可以原著中的一段話描述:“眼見他夫妻倆相互情義深重,然而臨到危難之際,處處以國為先,自己卻念念不忘父仇私怨、念念不忘與小龍女兩人的情愛,幾時有一分想到國家大事?有一分想到天下百姓的疾苦?相形之下,真是卑鄙極了”。
最后,就是終極覺悟之階段了,他既想起幼時黃蓉在桃花島上教他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之句,又念及“強敵來襲,生死存亡系乎一線”,這樣“許多平時從來沒想到、從來不理會的念頭,這時突然間領悟得透徹無比”。最終“他心志一高,似乎全身都高大起來,臉上神采煥發,宛似換了一個人一般”。
人之蝶變過程就是這么奇妙,就這“一瞬間之事”而已,楊過已完全覺悟了。這除了郭靖用心良苦之因素外,還與楊過豐富的經歷(與同齡人相比他的經歷算是非常豐富了)和絕佳的先天慧資兩方面因素有關。
歷此三個心理覺悟的階段,最后以黃蓉的視角描述了他整個覺醒階段之表現,即“黃蓉見他臉色自迷惘而羞愧,自激動而凝定”。
迷惘臉色是未聽到郭黃夫婦“國事為重”之前的表現,當時他還在只是覺得之所以救了郭靖只是“一死以報知己的想頭”之為,卻不知郭靖之前的一言一行已經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了;畢竟他本是極聰慧之人,誰好誰壞,直接一目了然并想有無數衍生念頭,郭靖如此赤膽忠心為國他怎能不知不念?只不過之前一直被父仇所蒙蔽而已。
所以,經過心中的俠義之道覺醒之前兩個階段過程后,他的臉色便由迷惘轉為羞愧;到第三之最終覺醒階段時,他就激動起來了,最后心理蝶變完成,他就表現出凝定的臉色來。于精神層面來說,全新的楊過已誕生,所以啥也不用說,他留下一句“你放心”便出去迎戰金輪法王了。
后來,郭襄和郭破虜相繼出生,而前者則由小龍女之手落入了李莫愁之手,楊過和金輪法王便追李莫愁去了。由于楊過主角“光環”耀眼,最終金輪法王不僅討不了好還吃了大虧。再后來,楊過就第一次遇見神雕。
上篇說了,神雕是楊過死去的“好友”瘦黃馬的友誼情感寄托者,依據是原著中對神雕的形貌描寫:“形貌丑陋之極,全身羽毛疏疏落落,似是被人拔去了一大半似的,毛色黃黑,顯得甚是骯臟,……頭頂生著個血紅的大肉瘤,……”
這里,再對上原著中前面對于瘦黃馬的形貌描寫:“只見一匹黃毛瘦馬……那馬只瘦得胸口肋骨高高凸起,四條長腿肌肉盡消,宛似枯柴,毛皮零零落落,生滿了癩子,滿身泥污……”
如此一對比,應該就很明顯了,其中它們的毛都有黃色且毛都稀疏,身都骯臟,形貌皆丑(而且神雕頭頂長瘤,瘦馬毛皮生癩)。可它們雖形貌丑陋,卻都能力非凡,瘦馬是“步履如飛”,而神雕是不僅“天生神力”還“行走疾如奔馬”。這樣,神雕于楊過之伙伴方面而言像不像瘦黃馬的升級版?神雕斗完巨蟒,帶楊過游完“劍魔冢山洞”后,一人一雕就互相(楊過每一回頭,神雕總是啼鳴一聲相答,故謂“互相”)告別了。
接著,楊過就因“二武”之事讓小龍女生了誤會而出了后面兩人第四次分離之事。
先是小龍女回到襄陽后聽到了“尹趙之爭”,后來郭芙因丐幫弟子的通報而急忙趕來也聽到了關鍵之事;就因為郭芙也聽到了,后來她才會與楊過爭吵時以此事激怒楊過而將雙方矛盾引向高潮,最后楊過重打了她一巴掌,她則砍了楊過的一條臂膀。
就這樣,小龍女尾隨尹趙二人離開了襄陽。楊過則騎馬引著傷殘之身到了神雕所在之谷,并在神雕幫助之下尋得“劍冢”并選了一把玄鐵重劍練功,最后劍功練成他便暫別神雕去找郭芙欲報仇了。
不過當他聽到郭靖要斬郭芙之手抵楊過之殘時,他“只嚇得一顆心突突亂跳”。楊過何許人也!怎么可能會膽子這么小竟被嚇得心亂跳?關鍵在于事實與他之料想反差太大,畢竟郭靖如此赤誠為民為國和如此情義待人,他若之前為報父仇而謀害郭靖成功,豈不一生有愧?
后來因為黃蓉所阻,郭芙得以逃脫其父狠手。郭靖接著又被黃蓉用計點了穴而臥于床上,楊過聽了他們夫婦倆的對話后,有了反應:“聽他言辭真摯(郭靖被點穴后還不忘自責和關心楊過),不禁心中一酸,眼眶兒紅了”。
雖說他被郭靖感動了,但心中還是想報斷臂之仇,只是待到遇見郭芙他又下不去手了。之所以下不去手,除了念及郭靖那方面之恩外,主要還是郭芙此時“目光中盡是懼色”。
本來郭芙就長得很漂亮(楊過性之所喜),再加上楊過自詡從不以硬欺軟,所以見此情景,他怎下得去手?是以只弄曲了郭芙之劍泄了怒氣便抱著郭襄(李莫愁和黃蓉在樹林中為爭郭襄而動手,不想卻被楊過撿了個漏)騎著小紅馬疾去。安頓好了小郭襄,他因見到金輪法王的銀輪“激飛上天”便循聲到了小龍女所在的山上。
至于小龍女,這次尾隨尹趙之行,其最重要的經歷是從周伯通處學會了“左右互搏”之術,這一“技能升級”非常重要,因為這意味就算沒有楊過在身邊,她也不用再如何忌憚金輪法王了。
另一方面,這次因中金輪法王奸計而奇毒纏身的周伯通,也算有所收獲。因為毒解困除之后,周伯通于小龍女處偷到了一瓶玉蜂蜜,還學了點驅蜂之術,這個技能非常重要,因為后來周伯通于百花谷中養蜂全靠此次經歷所學方能成。而他既然不再亂跑并定居下來了,楊過才能輕易找到他并撮合了他和瑛姑的暮年之緣。
好好的干嘛說周伯通的情緣呢?因為若非楊過撮合,周伯通和瑛姑的感情經歷始終是失敗的,且一燈大師的成全之意也始終得不到落實,但關鍵是周伯通和瑛姑兩人的矛盾并非不可調和的,這樣若最后落得個抱憾終身收場豈不太過窩囊?還好瑛姑始終未曾放棄,一燈大師也始終盡心盡力(還順便把慈恩之事一起解決了),最后前兩者與周伯通共居于百花谷中,不是很美滿的結局嗎?
至于有些讀者口中所謂的“綠帽子“之論,我覺得可以省省了,人家當事人都已徹底釋懷此事并超然物外,何以旁觀者還如此看不開呢?段皇爺已經出家了,法號是一燈大師,所以千萬別再用世俗眼光去看待此事了。
小龍女學了”左右互搏”還不打緊,在終南山上,她面對蒙古三大高手竟耍起了“御劍”之技!數十把長劍在她手中來回拋擲而與對方三人之兵器相互激蕩。只不過小龍女與他們三人并無甚仇恨,只是想驅開他們好去追趙志敬而已,所以在破了他們三人的包圍圈后就追往后山去。
不過,接著的后山這一戰,小龍女可謂打了生平“第一戰”,這個第一不是次序,而是慘烈程度。她不僅要面對包括金輪法王在內的蒙古四大高手圍攻,還要因尹志平救她所產生的表面誤會令全真五子也與她為敵,柔弱身軀同時承受著九大高手的圍攻。不過,關鍵時刻楊過出現了。
當時前有金輪砸來,后有全真五子“七星聚會”之掌力襲來,是個傻子都會知道閃躲。可惜看見楊過后小龍女“中邪著魔”了,不僅雙劍掉地,還呆立原地;更要命的是小龍女身受前后兩大股力之摧殘后竟無甚反應,原著中描述為“便是這兩股大力,似乎也沒能傷到她半分”。
雖然這種情境非常匪夷所思,但在強烈的對比襯托描寫之下,以極端強力之情形凸顯當時小龍女柔身所感之巨,只是先前其看見楊過時早已心神俱醉如墜云里夢里。這便是,極度疼痛狀態之下的極度愛戀之情——一種意境深然的極端反差之美。就這樣,楊過救出(這個“救”指的是動作,那兩股強力始終還是加在了小龍女身上)小龍女之后,他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纏綿互慰。
不過,不解風情的道士們對此是無感的,所以最先破壞氣氛的便是丘處機。
楊過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分別各用一招,便打敗了蒙古三大高手。至于金輪法王,若無小龍女拿玉蜂針激擾,楊過與他互拼內力鹿死誰手尚難定(按照原著描述金輪法王勝算要大些)。另外,還幸虧丘處機(他雖不解風情,但是俠義之心和做人原則還是有的)和王處一攔住了達爾巴和霍都以防他們偷襲楊過,楊過最后才能得勝。
而且,楊過逐一擊敗蒙古六大高手之后,還是丘處機大度讓群道放楊過和小龍女一條生路的。接著,尹志平聽到小龍女呼喚他,竟由“奄奄一息”之態直接轉為“霍地翻身站起,沖入劍林”之態!這兩個將死(小龍女和尹志平當時的狀態跟將死差不多了,只是要死還沒那么快而已)之人各自想明白了一些事情,小龍女原諒了尹志平,尹志平則深恨自己“欲令智昏,鑄成大錯”,從而一死以謝其所“敬若天人”的小龍女。
既然尹志平死了,那么趙志敬還能活嗎?所以后來他就被周伯通給整死了。
楊過則逼著孫不二見證他和小龍女于王重陽畫像面前拜堂成親,其實這個細節是很有趣的,因為他和小龍女拜堂是在王重陽面前,回到古墓后又用林朝英留下的嫁妝讓小龍女打扮了一番,所以楊過和小龍女合了姻緣多少有點圓了王重陽和林朝英之緣的味道。
情節發展既已至此,就不能不說說王重陽和林朝英這對有緣無分的“冤家”了。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