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經濟的發展,消費在不斷升級,人們的活動范圍也隨著擴大了。
形象、符號、信息,我們所“消費”的這些東西,就是我們心中的寧靜。
它的寧靜需要對現實和歷史產生一種頭暈目眩的感覺。
它的寧靜需要永久性地被消費暴力來維系。
——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
短短兩個世紀,也就是18、19 世紀,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
伴隨著消費主義也一度隨著而來。
以前在農村吃豬肉,我們養豬,殺豬,分肉都是肉眼可見的。
那是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一到放假,我就做這樣的事情。反反復復,我會覺得很無聊,本能地想逃離。
可是現在我住在城里,突然懷念起小時候的時光。每年我都會去喂牛。特別到寒假,都是我喂,每年的這個時候,母牛就會產仔。
可以前這些時光對于現在來說早就一去不返。只能在記憶里深藏。
一
鐵路的發展,促進世界大戰的爆發。統治階級還會利用媒體做宣傳,讓各個國家的年輕人參加戰爭。鼓吹戰爭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或者別的國家侵占我們,會掠奪我們的財產,屠殺虐待我們的婦女和兒童。
這些鐵路的開通,促進了商品的交流,人們發明更多武器。
二
媒體的發展,廣告也發展,助推消費發展。資產階級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會刻意制造一些東西,讓下層的人們望塵莫及,以達到突顯他們權利、尊貴。
上層人們一有什么新的動態,下層民眾也跟隨。因為工業發展,下層人們可以復制。所以,新貴們為了顯示自己的獨特,也會在不停變換。
漸漸地人們沒有了等級之分。以前的村莊不復存在,取得代之的是更多現代大都市,人們生活在購買的房子里。
以前集體活動,唱歌跳舞是為了促進生產,現在有專門的娛樂場所。
三
消費不斷升級,隨著品牌創建。新貴們總是想著與眾不同,總要和別人區別開來。
商品越來越是一種身份的表達,宣言個人主義,顯示自己的獨特。
廣告商們注重講述故事,吸引更多消費者。擁有某種商品,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
商業的快速發展,人們沒有那么多時間了解你的過去,了解你的為人處世,只能快速通過穿著打扮,擁有的物品來判斷你這個人物身份,接著確定是否跟你交往。
小結
現在(2023年)我們中國正在經歷的事情是人家美國1960年之前已經經歷的了。我們只不過重蹈他們的道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