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峰最后一次見到何處,是在何處的散伙飯上。
畢業之前的散伙飯,是所有每一個大學的傳統,也是大部分人學生時代結束的標識。所以,瘋狂是散伙飯恒久不變的唯一主題。
班級、宿舍、社團、好友,幾乎每一個大小的團體都會最后聚上一次,一起吃飯、喝酒、吹牛皮。到謝曉峰和林月這里,已經是何處的最后一場了。
他們三人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大排檔,叫了四個菜和兩瓶酒。聽著旁邊熱鬧的喧囂聲,略有些平淡的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何處一個人在說話,謝曉峰和林月兩人都只是在聆聽。聽著何處述說他在各種散伙飯上的趣事,他畢業以后的理想和規劃,他對未來的期許和愿望。
最令謝曉峰印象深刻的,是何處趁林月走開的時候,拍著他的肩膀道:“說實話,當初你小子追到林月,可是讓我們很多中文系的男生羨慕嫉妒恨啊?!?/p>
何處喝了一口酒,繼續道:“要不是我擋著,說不定你早就被人丟到秦淮河了?!?/p>
“哈哈,那可真是得多謝師兄了?!敝x曉峰給他滿上一杯。
“客氣客氣,誰叫你名字起的好呢?!焙翁幰伙嫸M。
“怎么講?”謝曉峰繼續給他倒滿,兩人碰杯。
何處又是一杯干完,故作神秘道:“因為你是三少爺啊,哈哈哈哈?!?/p>
謝曉峰簡直無語,只得繼續倒酒,再度碰杯。
“你們聊什么這么好笑?”這時林月也回來了,又叫了幾瓶酒。
那天晚上,他們三個人并沒有喝多少酒,而且大多數是到了何處肚子里。
雖然何處是用一種玩世不恭的口吻,但謝曉峰還是從他的言談之中,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憂傷與哀愁。
不過,謝曉峰當時并不能理解何處的憂傷與哀愁從何而來。直到他自己畢業的時候,還是無法明白。
總的來說,謝曉峰的大學生涯可以說是沒有什么遺憾的。認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的同學朋友,擁有一段羨煞旁人的美好感情。以良好的成績從學校畢業,進入一個不錯的公司實習,還順利地拿到正式的offer。
唯一令他有點不開心的,是畢業之后要離開南京,去到上海工作。而林月則是在本地的一個公司上班,分隔兩地。
在搭上前往上海的動車之前,謝曉峰牽著林月的手,依依不舍地站在檢票口前面。
謝曉峰想說點什么,但是一想也就兩三個小時的距離,又覺得太過煽情。
反倒是像林月在開解他,正兒八經道:“去了上??刹粶使创蠲琅?,每天記得打電話給我,周末回來或是我過去找你……”
謝曉峰輕輕擁住了她,這才是他喜歡的林月,那一個外柔內剛、晶瑩剔透的女子。
謝曉峰沒有想到,畢業之后,自己還會拿起久違的筆墨紙硯。
每天下班回到宿舍,與林月通個電話聊上一會。然后泡上一杯熱茶,洗硯、磨墨、鋪紙、落筆,似乎書法又成為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有時候,他會寫上幾句情意綿綿的詩詞,然后拍個照片發給林月。比如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而林月看完之后,卻是這樣回復:“少年,你的字寫不錯,可以去擺攤寫對聯了?!庇只蚴沁@樣回復:“公子,那個字寫錯了,給你0分,重新寫吧?!?/p>
每次看到她的信息,謝曉峰都會嘴角上揚,不自覺露出微笑。仿佛林月就站在面前,正對著他巧笑倩兮一般。
更多時候,他只是專心致志地寫完一副字,然后喝著溫熱的茶水,再默默地收拾好紙筆。
因為在很早以前,謝曉峰就學會了通過書寫,來讓自己心神寧靜,暫時忘卻那些生活的煩惱與工作的壓力。當然,還有那一份入骨的相思。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相比謝曉峰,林月的生活又是另外一番模樣。
畢業后進入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每天朝九晚五地上下班,偶爾加個班。有空則與好友或同事,一起去逛街、吃飯、看電影、郊游。生活雖然平淡無奇,但卻一點也不無聊。
唯一固定不變的,是每天和謝曉峰最少通上一次電話,以及幾乎從不間斷的信息。
比如周末加班的時候,林月就會發個信息給謝曉峰:“哎呀又要加班,肚子好餓,好想喝杯卡布奇諾啊。”
過個不久,她就能收到一張照片,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旁邊還有個甜甜圈或者芝士抹茶蛋糕。這時候她只有回復一個翻白眼的表情,表示深深的鄙視。
當然也有例外的時候。
比如有時候在她加完班走出公司,會看到路邊站著一個背著肩包、風塵仆仆的男人,手中還拿著一杯外帶咖啡和點心——這個人自然就是謝曉峰。
對于林月來說,這樣的小驚喜已經足以令她感到十分開心。再加上平常那或許不算太過深刻的思念,這種生活難道還不夠幸福嗎?
一年多以后,謝曉峰辭去在上海的工作,回到了南京。
也是在這一年的春節,他見了林月的父母,并在她家吃了團年飯。
第二年,謝曉峰在南京的工作穩定下來之后,向林月求婚。林月接過戒指時候的笑容,讓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雙方父母的見證下,兩人訂婚,并準備好了在明年結婚。
婚禮之前,謝曉峰和林月給以前的同學及朋友發去喜帖邀請,其中自然包括了何處。
不過,他們結婚當天何處并沒有出現?;槎Y過后幾天,謝曉峰才收到了何處發來的賀卡,兩張與眾不同的手繪明信片。
一張寄給謝曉峰,一張寄給林月。兩張圖樣各不相同,但祝語卻是一樣。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