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
最近被《我的前半生》刷屏了,雖然才更新了10多集,但是在朋友圈和微信里微博上都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劇中很多的金句,不經意間讓我們又一次的扎心了,也許是很多人在電視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許是電視劇是我們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總之,我們都還沉浸在最開始的夢幻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壹
“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這是現在很多女人所期待所企盼的吧,同樣我們的女主人公也是這樣的,并且她也已經實現了這種所謂的幸福生活。35歲的羅子君,是一名資深的全職太太, 從大學畢業就在家里面當起了全職太太,每天日常的生活就是買買買,每天就是保養護膚,變得美美噠。端茶倒水,洗衣做飯保姆全部代勞,老公事業有成,生活步步高升,小家熠熠生輝,在經濟上還可以幫襯自己的媽媽和妹妹。若不是丈夫突然提出離婚,她就打算一輩子這樣下去。生活給了她這一記無情 的耳光,一下就把她打醒了。毫無工作經驗的中年棄婦闖入社會,還拖個孩子,子君的人生從安逸到谷底。生活給子君扒了層皮,卻也逼出了骨氣。
子君在好友的鼓勵下,終于明白,上班對于一個女人來講,是保持生機勃勃和底氣 的力量,跟上班掙多少錢無關。雖然一直努力做一個貌美如花的全職太太,卻始終無法戰勝在職場中有自己想法經濟獨立的小三,即使貌美如花,仍然是原地踏步,也始終換不回男人的心。
如果說這部劇引起了大家的共鳴,可能真的是因為這部劇真實的反應了我們觀眾的 真正的內心世界吧。在最開始的時候觀眾討厭子君,可能也是出于嫉妒的心理吧,自己可以不用奮斗,不用付出任何的努力,就可以輕易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到了最后觀眾又喜歡子君,也是被她不向生活屈服,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的精神所感動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貳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很多人有了孩子就辭職在家帶孩子,等到孩子大一些的時候想在回到工作崗位中,卻發現3-5年的時間,自己已經有些和社會脫節了,感覺無法融入這個圈子中,也就不想去工作了。
我身邊也有很多的朋友,無論是讀書的還是沒有讀書的,有在家里做全職太太的,沒事干在家打打麻將,哄哄孩子,跟幾個朋友出去旅旅游,美美容,生活過的悠然自得。而真正遇到家里出大事了,老公需要的時候,她能給出的意見真的是少之又少,可怕的不是過的太過安逸,而是從思想上就不在進步,而是不斷的變得腐朽,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變得越來越木訥。
婚姻是兩個人結伴而行的一場旅行,有人結伴走了一輩子,而有人只結伴走了一陣子。有著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動力,才會一起齊頭并進。沒有相同的目標,到最后都會分道揚鑣。就像劇中所說的一樣,婚姻里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人,因為人的本能都是喜歡喝有趣的更加有內涵的人在一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叄
很慶幸自己還沒有走入婚姻的這個大隊伍中,也很榮幸自己從來沒有過不想工作,靠別人來養的這種想法。也很慶幸自己還很年輕,還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去努力去奮斗,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子君的前半生雖然過的很失敗,但是慶幸的是她在困難中,在絕望中站起來了,在35歲以后的日子里活出了自己的精彩的人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結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過的每一天都是充滿希望,斗志昂揚的。當我們回首過去的時候,不會因為曾經的頹廢而感到后悔,當我們展望未來的時候,也會更加昂首挺胸。終有一天,我們也要做到“不念過去,不畏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