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高路入云端,天塹變通途,青藏鐵路暢通地行駛在雪域高原上,讓世界屋脊變得不再遙遠。
今年11月8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動員大會在北京和川藏鐵路控制性工程色季拉山隧道、大渡河特大橋三地,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同時進行。習近平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發揚“兩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大會上傳達了重要指示,為川藏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揭牌,宣布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開工建設。
時隔十四年,又一國家級鐵路開工,無不牽動和振奮著每一個國人的神經,我們要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發揚“兩路”精神。
發揚“兩路精神”,要有凌云壯志的氣概。勾勒新路徑,實現新突破,川藏鐵路,連接了四川省省會成都和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全長1580公里,跨越5個地貌單元、7條大江大河、8座高山,從海拔只有500米的成都平原陡升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溝壑深邃、山高路險,在這樣險惡的地質地貌下,目標新建一條時速160公里國鐵I級的雙線電氣化鐵路,正線長度1011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至200公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修建鐵路有了統籌的規劃和統一的標準,我國的鐵路事業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拼搏、打磨以后,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如今“和諧號”馳騁華夏大地,“復興號”風馳電掣引領我們走向復興之路,2019年,我國高鐵總里程已經突破3.5萬公里,我們有信心也有實力再開創一條“天路”,此次黨中央決定開辟川藏鐵路,是天高海闊的胸襟和深思熟慮的遠見,我們靜候這條新天路的誕生,為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帶來更多福祉。
發揚“兩路精神”,要有鐵肩擔道義的責任。建功新時代,奮發新作為,當前,發展中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凸顯,面臨許多兩難甚至是多難抉擇。推動高質量發展、攻克深度貧困堡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都需要擔起“責任”這份沉甸甸的擔子。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保持戰略定力,繼承和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和防范風險能力,堅決摒棄貪圖安逸的享樂主義、得過且過的無為思想、回避矛盾的“鴕鳥心態”,積極踐行“擔當為要、實干為本、發展為重、奮斗為榮”的為政理念,敢于擔當,善于作為,開拓進取,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扎實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發揚“兩路精神”,要有腳踏實地的步伐。奏響時代強音,譜寫嶄新篇章,鑄造這偉大鐵路工程,要在科學部署上下功夫,緊盯目標不懈怠,在狠抓落實上做文章,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三千里鐵路也是一米一米鋪開的。在實際工作中,更要講實效、辦實事,拿出一抓到底的落實魄力,涵養善謀能成的落實能力,一步一個腳印走,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棒接著一棒跑。要把抓落實作為改革工作的重點,培訓解讀、政策解釋、典型引導、專項治理、重點督察,打好“組合拳”,練出出臺一件、落實一件的能力。(福鼎市白琳鎮人民政府 ?陳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