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李中瑩親密關系全面技巧》
10月8日,長假的最后一天,6個人赴約參與這次快速閱讀的活動。對其中5個人來說都是嶄新的經歷,而且之前我已將它定義為一次“燒腦”之行,所以有些緊張,也有要玩新花樣的興奮。
活動形式:
6人分成兩組,每組各看一本書。3個人把書分成三部分,一人負責一部分。10分鐘看完前言和目錄就各自進行3-5分鐘的分享;之后再各自看半小時,每人分享5分鐘;之后再看半小時,再每人分享5分鐘。如此看、講、看、講、看、講三輪下來,本組的3個人對全書就可以有個大致的印象了,也能講出一些要點來。比自己看書效率會高些。下午的時間就開始給另一組講,由對方點人講任意一部分,所以講的未必是自己看的那部分,又多了一次機會了解本組書的其他部分。本組的書講完之后,可以點對方組的一人來講本組書的任意部分,以檢驗他是否認真聽他人講書了,當然也可以是借對方組的智慧來解讀本組書的難點。
書中要點:
很幸運被分到讀這本關于親密關系的書。雖然和孩兒爹的關系漸入佳境,生活中仍有煩惱、抱怨之處。本書中有不少要點可以修正自己觀點及行為,可以說是一劑及時良藥啊!最后大家一致認為最終一定要在生活中應用,有難度也要堅持練習,否則就和紙上談兵的趙括毫無分別了!
本書目錄共分七部分,可按親密關系的三個階段分為三大部分:
一、”婚前預防針“,本書的一、二部分。
我們可能會抱持一些有待校正的觀點和行為,如:愛即是”擁有“對方、愛上內心一張完美的照片等等。而”我是對的“、托付心態、不愿分享內心感受等五種行為也是大多數婚姻的致命傷。想要相處和諧,要有共同信念和共同價值。其中提到:沒有”要求“才能收獲幸福的愛情。開始看到此處就如晴天霹靂-----什么?沒有”要求“?怎么可能?李老師說-----真正的‘愛”是絕對的,沒有條件也沒有限制的。愛一個人,只給了你一個權利:為對方做一些事。回顧生活中,那種純真又沒有負擔的愛的確也感受過,對孩子、對丈夫、甚至對一朵花、對一只毫無關系的小狗......只是不能持久,不能保證每時每刻都那樣清明。有事情急躁起來,就又被習慣推動去過有情緒、雜亂的生活了。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想走向無限美好的親密關系,就需要兩個人都成為心理充分成長的人。埃里克森的“成長的五個階段”讓我了解了0-21歲的經歷對人的一生的影響。而自我價值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本質這部分,讓我想起馬斯洛的五大需求。如果每個人都致力于“自我實現”,他必然會經歷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愛和歸屬感以及尊重的需求,也能體會到外在的人或物質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也就不會依賴外界。所以給自己定好位極其重要!
二、“婚后雙人舞”,本書第三、四部分。
我們走進婚姻的本質其實是兩個人成熟的心理狀態,跟年齡關系不大。想要婚后更幸福,就要保持對彼此的欣賞,也設計一個“太空時間”,可以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及對兩人關系有幫助的話,并且毫無保留地獻出關懷、支持和愛給對方。
關于兩人相處,李老師也傳授了許多技巧,比如怎樣溝通、一起做些開心事(兩人都喜歡、60-90分鐘、少花或不花錢的事)、設計共同目標及遠景等等。我更看重給對方足夠的空間、經常交換彼此的感受及女人要有自己的“時間”和“身份”。回想我們家,在沒孩子之前這些都做得很好,有孩兒之后最缺的就是當媽媽的自己的時間和交換兩人的感受。好在我當時能在痛苦不堪的日子里狠下心要求有一天晚上屬于自己,我可以去俱樂部參加活動,回來獨自休息,那絕對是密不透風的“被需要”里一口自由的空氣!
三、“亡羊補牢”法,本書第五、六、七部分。
有時我們自覺已經很努力,婚姻仍會亮起紅燈。李老師列舉了八種婚姻中出現的問題,如:對方原地踏步、對方失去了吸引力、有了第三者等等。更嚴重的是婚姻破裂,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他提倡對孩子盡量坦白,我也一直認為說出真相是最好的,當然得看孩子是否能聽得懂。
本書的第七部分,我覺得是精華之處。每個人一生的功課,可能都包含如何管理情緒及壓力。十分贊同他說的“情緒取決于自己的內心”。我們什么時候能真正做到“天空飄過五個字,這都不算事”,也就到了一定境界了。當自己有情緒時,想辦法疏導;當對方有情緒時,用四步法:1、接受;2、分享;3、設范;4、策劃,可以有效地幫對方平息下來,并避免以后再發生同樣的事情。
總結:
總的看來,我們的親密關系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既有兩個人觀念上的一些誤解或過往創傷中帶來的“投射”,更有我們對自己的不了解和需要修正的地方。
不怕有問題,因為辦法總比問題多;不怕路途遠,因為我們結伴來修煉!
愿大家都能看到此書,并借鑒其中好用的方法,讓世間少些怨侶,多些佳偶,也不枉李老師著書傳法了!
感謝親子教育研究會的這次內部活動,也感謝我自己特意抽出時間來參加。收獲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也收獲了幾個共同進步的伙伴,更收獲了對未來的無限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