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原文曰: ?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據說,“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初讀不知所以,現在覺得所言甚是。
從諸葛亮的《誡子書》中我看到了以下重要的幾點:
其一,靜的重要。“靜以修身” ?“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諸葛亮多次強調“靜”的重要,諸葛亮告誡孩子寧靜才能修養身心,靜思反省。不能夠靜下來,就不能有效的計劃未來,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寧靜的環境。現在人大多數終日忙碌,你是否在忙亂中靜下來,反思過人生方向?
其二,節儉的重要。“儉以養德”,諸葛亮忠告孩子要節儉,以培養自己的德行。審慎理財,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更可以過著節約簡樸的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在鼓勵消費的文明社會,你有否想過節儉的好處呢?
其三,淡泊的重要。“非淡泊無以明志”,諸葛亮告訴孩子不要事事僅講求名利,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把握自己的未來。面對未來,你有理想嗎?你有使命感嗎?你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其四,學習的重要。“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這是諸葛亮的中心內容。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字:學。諸葛亮非常看中學習,對此,也用了大量筆墨來寫。可以看出文中內容都是圍繞學來寫的,這也是現代人最重要的人生課題。諸葛亮告誡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寧靜的環境配合專注的心境,學習就會事半功倍。諸葛亮不是天才論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學習的結果,是后天的努力。你有沒全心全力的學習?你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學習要先立志,不愿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干。但學習的過程中,決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為缺乏了意志力就會半途而廢。
其五,速度的重要。“淫慢則不能勵精”,諸葛亮告誡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快速的掌握要點。電腦互聯網時代是速度的時代,樣樣事情都講究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樣不謀而言。快人一步,不但理想達到,你有否想過,有更多的時間去修正及改善?
其六,性格的重要。“險躁則不能冶性”,諸葛亮忠告孩子太過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心理學家說: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影響命運。而諸葛亮明白其中的利害,從而能平衡種種,也要求自己的孩子陶冶性情。
其七,時間的重要。“年與時馳,意與歲去”,諸葛亮忠告孩子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隨著時間消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個現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不能珍惜時間最終便會“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時光飛逝,當自己變得和世界脫節,才悲嘆蹉跎歲月,也于事無補。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臨危不亂。要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腳踏實地,規劃好利用好人生。
其八,精簡的重要。諸葛亮僅用了短短的八十六個字,就精簡有效地傳達了具體的信息。精簡的表達源于清晰的思想,言之有物的精簡溝通,才能避免繁瑣且無效的無聊說教。
一千八百年前的文化思想與當今時代所缺少又所必須的不謀而言。寧靜、節儉、淡泊、學習、速度、性格、時間、精簡這十六字箴言,在如今看來更有其實用價值。一個人要想在社會這個大熔爐里有所成就,在各領域有所建樹,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
因此,就需要我們靜下心來獨處和思考。節約資源,少私寡欲,簡樸清淡;看淡名利,明確志向,把握未來;努力學習,廣學知識,堅持不懈;做事果斷迅速,不拖延不怠慢;陶冶情操和性情,不急躁,提升性格品質;抓緊時間不蹉跎,合理善用時間;簡單精妙,切中時弊,不拖泥帶水。
這些就是諸葛亮告誡我們的寧靜、節儉、淡泊、學習、速度、性格、時間、精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