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認識第二種情緒-憤怒
憤怒,是人的界限被侵犯的保護能量,當你的界限被侵犯時,就生出了一種保護自己的能量。
在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例子:本來讓你晚上十點鐘回來睡覺,你到了凌晨兩點鐘才醉醺醺的回來,所以我的界限被你侵犯了,那么我就很憤怒;你答應給孩子買玩具的,你忘了買,還找理由,所以孩子就很憤怒。
我們來說說孩子的憤怒。孩子為什么會憤怒,她的玩具被妹妹搶了,她的見解被侵犯了,所以她就發脾氣。憤怒是一種保護的能量。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覺得憤怒是不好的表現。其實真沒有憤怒時也不一定是好事。有時我們也會看到有的孩子被別人欺負了,就傻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辦,他不會向媽媽求助,他也不會反擊,甚至連哭都不敢哭,他的嘴巴就是那么一抽一抽。這個孩子是沒有憤怒了嗎?不是,是他沒有界限!沒有界限的人,他是沒有憤怒的。 你打我罵我,我都不生氣,這是一個沒有界限的人。就等于在他的額頭上寫著"我是不會生氣的,你來欺負我吧"。
沒有自我界限的孩子長大之后就有三個方向。
第一種,變成討好型。四處看人家的臉色,總是想讓所有的人滿意,但總是不能讓所有的人滿意。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自己的立場,不敢表現自己的情緒,性格很懦弱,害怕沖突。
第二種,將來碰到任何人對他的侵犯都不會有反應。
例如碰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別人對他的漫罵、打他,他一點反應都沒有,他沒有憤怒的情緒,他表達不出來,當別人打他的時候他甚至會笑。但是他內心很難過,很不舒服,很煩躁,時間一久,憂郁癥都出來了。
第三種,沒有自我。窮其一生都在追尋,問自己"我是誰"。心總是靜不下來,滿腦子都是他周圍那幾個親近人的聲音和說法,都是別人對我怎樣不好,但是沒有勇氣走出那個不好的圈子,沒有自我。越乖越聽話的孩子長大之后就越痛苦,如果你的孩子現在每天都表現很乖、很聽話的樣子,與人沖突也沒有憤怒,那么你一定要幫助孩子重新建立身體和心理的界限。
怎么建立呢?
通過下面事例一起學習:
首先,停止打小孩。
如果我們用父親或者母親這個身份和權威去打小孩,實質上就是嚴重破壞了他的身體和心理的界限。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身體是沒有界限的,也沒有辦法自我支配的,或者是沒有價值的,隨時可以被你打,可以被家長侵犯,這樣就建立不起自己的身體界限,更不會從內心深處去愛護自己的身體。
這是建立界限感的第一步。
另外,同理孩子,保護好孩子的界限。
我們現在很多家長有意無意地破壞孩子的界限感。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別人不經允許拿走孩子的玩具,我們孩子開始憤怒,反抗時,我們反而批評他不懂禮貌,不懂得分享,各種責怪。其實并不是孩子不禮貌,而是孩子的界限被人家侵犯了,他在維護他的界限。可是我們卻不允許他表達他的生氣,而是要求他要懂禮貌,讓給別人玩。家長打著道德的名義,讓孩子失去界限。
有些孩子在學校被打了,被人欺負了,回家告訴家長。一般的家長就會說,不要跟人家計較了;玩具被搶了就搶了;不要因這么一點小事跟人家吵架。家長認為孩子打打鬧鬧是很正常的,別動不動就跟別人生氣,所以孩子心里很難受,很委屈,很想把東西搶回來,但是想到媽媽說叫他們忍住。算了,還是別惹事了,忍一下算了,不然回去跟媽媽一講媽媽又罵我,于是一忍再忍,最后把自己的界限全部忍掉了,這樣,孩子就變成一個沒有界限的人。
而另外有一幫家長是這樣處理的:我的孩子怎么可以被人打,兒子你要給我打回去。這樣的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打了,肯定是不舒服的,是很心痛的。但是,這樣教出來的孩子,要么就是流氓,要么就是懦夫,為啥呢?
當家長要求孩子打回去,孩子硬著頭皮去打,他的內心是沒有力量的,是害怕的。然而,孩子的腦海里面,總有家長的聲音在響起來,你給我打回去,你給我打回去。如果孩子的運氣好打贏了,他就以為武力是解決沖突唯一的辦法,那么他就會變成一個流氓。要是他體力不如別人,再被別人打一頓,被徹底打怕了,從此變成了一個懦夫,再也不敢與他人發生沖突,不敢維持自己的界限。
那么,當孩子回到家里對你說,在外面打架了。我們第一步要好好傾聽孩子的聲音,同理他。例如說:“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肯定會很生氣。”好好的陪伴他,弄一頓飯菜給他吃,再問問孩子,你需要爸爸媽媽什么樣的幫助呢。孩子在外面被打了,孩子的內心是有憤怒的,也有哀傷,回到家里,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傾聽他、同理他、陪伴他。在外面被打了,回到家里撫平傷口,他自己會決定怎樣去面對和處理這個事情。家,是孩子溫暖的港灣。跟孩子說:“你是可以自己做決定的,你怎么樣決定都可以,爸爸媽媽支持你。”這樣他就長出了自己的界限,面臨風險的時候,會做出自己的選擇。不要一味地教孩子忍,當生命受到侵害的時候,他有權利伸張自己的界限,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決定和選擇的潛能,讓孩子自己決定就好了。
另外,男孩子跟家長頂嘴,我們經常教訓孩子:你還敢頂嘴是不是?你還敢哭,不準給我哭!你還敢發火?你有什么資格發脾氣……?你連他生氣都不準!這樣的孩子是最可憐的。
我們這一輩從小也是這樣被教育出來的,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大部分都缺乏界限,我們經常跟父母兄弟姐妹的關系扯不清,這就是親密關系上的界限不清。你的、我的傻傻分不清,你的事當成我的事,我的事當做你的事。現在有很多女性結婚了,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總是擺脫不了父母的控制,是不是?
當然,有的孩子剛好相反,他不是沒有憤怒,而是動不動就暴跳如雷,這怎么辦呢?這樣的孩子就是界限過多。
界限過多的孩子,大部分都跟家庭環境有關系,要么有一個非常火暴脾氣的家長,要么有一個非常苛求完美的家長給了孩子太多的限制和管制,孩子一直被壓制著,達不到自由自在的生命活力狀態,怎么辦呢?
同樣的處理方式:接納、傾聽、陪伴和分享,做孩子溫暖的港灣。
孩子的任何行為背后都有對應的心理原因,所以我們對待孩子一定要允許他有界限,允許他有憤怒,讓他的憤怒流通出來。
但是,家長要能夠很好的處理和面對孩子的情緒,必須要先學會處理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接下來說說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自己的憤怒。
我們每個人都懂這些道理,脾氣一上來就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又打又罵,打了之后,又很后悔。
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要找到原因,我們為什么有憤怒。
我們在家庭當中的憤怒,來源于六個方面:
第一,當孩子不聽自己話的時候,會給很多家長帶來掌控感的失去。失去掌控感就沒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就引發我們自己內在的恐慌,潛意識當中害怕失去家里的權威和地位,這就碰觸到自己的界限,所以非常的憤怒。
第二,孩子不聽話,就像按住了家長的一個按鈕。把你在原生家庭受到的所有委屈、不允許、痛苦、怒火,全都引發出來。
我們從小到大聽到家長對我們的教訓就是不要哭,不準哭,不要發脾氣,幾乎80%的原生家庭都沒有接收到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情緒就像火山一樣壓抑在地球的深處。
終于等到有了機會,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一個讓你能夠自由發泄自己任何情緒的對象,一個不會反抗也不會讓你閉嘴的對象。我們把原生家庭父母對待我們的模式,全部又重新呈現出來。
第三,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孩子把家長自己所有的缺點都暴露出來了。自己拖拖拉拉,自己沒有時間觀念,自己膽小,你把自己的陰暗面全都暴露出來了。我們自己安全感不足,自己很不自信,自己不愛學習,自己沒有界限,當你看到自己這個陰暗面,你的潛意識接受不了自己這些陰暗面,所以你就狂怒狂暴地去打罵小孩。
因為他就是你的影子,他又不能反抗。因此,你打的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你打的是不能接納的自己。
第四,孩子是夫妻關系的替罪羊。很多夫妻關系本身就有問題,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你就會把對對方的不滿有意無意地發泄在孩子的身上。
你有時候會邊打邊罵:你怎么這么像你爸,你的性格就是遺傳的,要不是因為有了你,我早就離婚了!因為有你,所以我才過得這么苦。很多孩子都是在為不和諧的夫妻關系買單。
第五,孩子是家長事業不順的爆發口。父母在外面事業不順,沒有找到對應的位置,沒有被關注,回到家里,就作威作福。有一些經常在外面打牌賭博的家長,或者長期沒上班的家長,自己本身的內在力量是不足的,當出現自己處理不了的家庭問題的時候,孩子就變成了被摧殘的對象。
第六,家長在外面人際關系當中經常被別人侵犯界限,得不到尊重和認可,然后呢,把壓抑的怒火全發泄在孩子的身上。
以上就是我們為什么經常發脾氣的原因。當我們知道原因,那么我們就好辦了,怎么做呢?
第一個,以孩子為鏡子,知道自己為什么憤怒,從六個原因當中去找。
第二個,要允許和接納憤怒。
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憤怒是因為我的界限被侵犯了,是我們正常的自我保護反應,那么,我們就應該允許自己有界限。孩子有孩子的界限,大人有大人的界限,允許任何人有憤怒,不要去壓抑憤怒。除非你能夠很好的處理完原生家庭的問題、夫妻關系的問題,讓這股能量轉化和流通。不然的話,你永遠都是忍不住,因為你的身上已經壓抑很久了,要讓憤怒合理的流通。
什么叫合理的流通呢?
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他就需要流通出去。
第一,邀請他人來幫助解決。可以打電話給朋友,閨蜜或者家人等。邀請他人一起來幫你疏通,這也能解決一部分的問題。
第二個,就是主動轉換能量。比如說,今天跟老公又鬧矛盾了,非常的生氣,但實在是不好意思再去跟閨蜜說,那么就必須要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轉換這個能量。
第三種方式,發完脾氣之后,要用本子和筆把今天這個事情全部寫下來,告訴自己我很生氣,我很生氣,最后一定要加上一句話,我愿意把這一切化為零,我已經不再生氣了,不要讓他進入到你的潛意識里面去。然后呢,一把火把它燒掉。
第四種方式,在生氣的時候要表達自己的感受,憤怒而不攻擊別人。如果你憤怒的時候你去攻擊別人,別人就會反擊你。如果你憤怒的時候表達自己的感受,對方就會感受得到。例如:你會說:“你這么錯,我很難受或我接受不了……”
傳統的控制情緒、壓抑情緒、去掉情緒、不要有情緒,都是不正確的處理方式,接納和允許情緒的流通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沒有憤怒能量的孩子,很容易成為生活中的受害者,沒有生命活力。
而被壓抑憤怒能量過度的人,經常會對他人和社會憤憤不平,成年之后就是指責型,總喜歡挑別人的缺點,總覺得不被公平對待,壓力一大就會轉化為攻擊的能量,整個人就像刺猬一樣,隨時都可能爆發。
所以正確的認識到我們的憤怒情緒,讓情緒正確流通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