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到上學/上班的時候就愛犯困?但只要一回家就窩在沙發(fā)里,就一定會緊盯手機屏幕。贏一把就喜不自勝,輸了就罵罵咧咧?如果你有這個癥狀的話,雪糕君悄悄告訴你:你恐怕得了“精神疾病”。先別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從17號開始微博上的大v忽然紛紛轉(zhuǎn)發(fā)了這樣一個消息
微博里寫道,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今年初決定將游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相關(guān)規(guī)定將自6月19日起生效。WHO將通知世界各國政府,將游戲成癮納入醫(yī)療體系。并將在今年發(fā)布的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加入“游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同時列為精神疾病。
WHO表示,游戲成癮的癥狀包括:無法控制地打電玩(頻率、強度、打電玩的長度都要納入考量);越來越經(jīng)常將電玩置于其他生活興趣之前,即使有負面后果也持續(xù)或增加打電玩的時間。同時WHO稱,相關(guān)行為要持續(xù)至少12個月才能確診。但也表明,如果癥狀嚴重,確診前的觀察期也可縮短。也就是說,如果以上行為持續(xù)12個月以上,或者非常嚴重但少于12個月,你就會被醫(yī)生確診游戲成癮。
看到這則消息后,嚇得雪糕君趕緊抓了一把辣條壓壓驚。當然,網(wǎng)友們也都炸鍋了。
不少網(wǎng)友表示懷疑,我就玩?zhèn)€游戲放松一下,我怎么就成精神病了?
@吃撐不打嗝:都別惹我,我有精神病
@看風景的貓-:你說我好好的一個人,健健康康的,怎么就成精神病了呢?
@oran_cc:呵呵,電競賽堪憂了,贏了是電子競技,輸了是精神疾病
@冰糖的Shirley:追星是不是也馬上要被列入精神病名單了
@秦竹qinzhu:不是游戲好玩,是這個世界越來越?jīng)]意思
也有網(wǎng)友表示支持emmmmm:
@精致小屋888:嗯。沒毛病,什么東西有癮也不行![擠眼]
@evanzkc:早該歸入精神疾病了!游戲?qū)θ说挠绊懯菨撘颇模瑏碜砸粋€戒了三年網(wǎng)癮的少年的心聲
@唐僧他二徒弟的大叔:同意,這是病,得治。
青少年或成游戲成癮重災(zāi)區(qū)
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更容易對電子游戲產(chǎn)生依賴。青少年面臨著學習和社交的壓力,尤其是在我們國家,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非常高,再加上青少年自制力較差,他們確實比成人更容易對游戲上癮。同時,出生在21世紀的青少年對電子游戲天然就更熟悉更敏感,父母自然是很難理解的。對青少年來講,電子游戲只是一種普通的娛樂方式,但他們的父母卻可能視打游戲為洪水猛獸。
其實一些國家已經(jīng)將游戲成癮確定為重大公共健康問題
英國有許多私人戒癮機構(gòu)。
在日本,如果玩家每個月玩游戲的時間超過一定時間,玩家將會收到警報。
韓國政府已經(jīng)頒布了一項法律,禁止16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午夜和06:00之間從網(wǎng)絡(luò)游戲中獲取信息。
現(xiàn)在“游戲成癮”首次被世界級權(quán)威機構(gòu)劃歸為精神疾病,這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游戲玩家的關(guān)注。不過即使游戲成癮被正式列為精神疾病,我們也必須清楚:游戲不是毒品,玩游戲的人很多,但真正成癮的只是少數(shù)。如果就此把游戲和成癮簡單必然地聯(lián)系起來,而忽略了對游戲這個主體的關(guān)注,反而不利于真正問題的解決。那么熱衷玩兒游戲就是“有病”么?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