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商人》腦圖
一、媚俗是爭奪注意力的七起點,媒體打一出生就很媚俗
最早出賣注意力商人的人叫做本杰明-戴,他最早創辦了《紐約太陽報》,這份報紙只賣1美分,連印刷成本都賺不回來,但他不打算賺讀者的錢,他要靠低價把發行量做上去,然后靠廣告賺錢,靠著這種商業模式,本杰明-戴成為現代傳媒業的鼻祖。
人的注意力有兩個特點:
1.你任何時候都需要花費注意力,不用在這里就用在那里,隨時產生隨時花掉,既不能關掉也不能攢起來,所以商家要爭奪你的注意力。
2.人的大腦還非常善于忽略信息,實際接收到的信息中絕大部分都被忽略掉了,這就意味著如果你僅僅是拿信息來轟炸讀者,是爭奪不來注意力的。
注意力生意不好做,必須不斷推陳出新,加大劑量給讀者新的刺激,最直接的策略就是往越來越低俗的方向走。
二、取得注意力就得擺弄人心,廣告人是這方面得集大成者
以前人們對廣告的理解是提供信息,在消費者和產品之間搭線,你有這個需求,我告訴你哪家的產品最好,可是最高層次的廣告,確實在原本沒有需求的情況下,去發明和創造一個新的需求。
之前的人以為“聲望”這東西是靠產品慢慢得贏得的,而廣告人發現,只要大力推廣哪個品牌,哪個品牌就能迅速獲得聲望。
怎么讓消費者對商品忠誠?這就要求廣告人賦予品牌精神內涵,品牌商品不再僅僅是商品,他有了自己的精神和個性,消費者哪里是在追逐品牌,他們其實是在追求自己的身份認同。
廣告人發現,針對女性的廣告,不應該強調商品的使用價值,更是應該宣傳該商品的內在精神,比如有一種護膚霜,用了能讓皮膚白嫩細膩,這個光的潛臺詞是好皮膚代表了一種更高品質的生活,它賣的不是護膚霜,也不是好皮膚,而是好生活。
三、宣傳是比廣告更厲害的武器,是擺弄人心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第一個大規模注意力收割武器的出現——收音機。
希特勒把廣告的套路用在宣傳中,成為了收割注意力的殺傷性武器。他演講的時候,保持筆直的站立,用自己特有的手勢,以長時間的沉默開頭,然后先用一個低沉的語氣講述自身的經歷,主動暴露自己情感的弱點,然后開始訴諸情感,慢慢提高語調和語速,宣泄對猶太人的仇恨,最后直接號召人民按照他的理念去執行。
好的廣告其實是增加了我們的自由,廣告告訴我們原本不知道的東西,而宣傳是一種非常強橫的力量,它不但只告訴你這一種選項,而去還能讓你對其他選項一無所知,你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這里。
四、為了掌控注意力,媒體、廣告主和觀眾陷入了三方博弈
注意力商人走低俗路線,很快引起了讀者的反感,一旦人們發現自己的注意力價值被這些媒體收割,就會產生一種情感被玩弄的感覺,這對廣告商和媒體都不利,在此之后,觀眾、廣告商和媒體開展了一場注意力大戰,這是一部收割、反抗和改良的歷史。
看電視最早是個高雅活動,人們在家里看電視會全神貫注,給媒體貢獻最優質的注意力資源,廣告商直接沖上去就開始收割了。
再往后媒體逐漸擁有了主動權,新聞欄目開始不接受廣告商主導,一門心思就做獨立的好新聞,把觀眾吸引過來再說,電視臺也開始推出電視劇,再往后開拓了晨間節目和深夜節目,換時間收割觀眾的注意力。后面推出大場面直播,這些措施讓媒體逐漸脫離廣告商的控制。
到了五十年代末,美國觀眾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接近了五個小時,人們逐漸產生了逆反心理,開始反擊,后來有了遙控器,插廣告就換臺,有了遙控器也使得往后的廣告越發的精美,因為這樣才能留住觀眾讓他們盡量不換臺。
五、互聯網成了新的收割注意力的利器,但始終沒明白怎么掙錢
早期互聯網收割注意力是學習報紙,用低價吸引用戶,再把用戶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但是沒有多少廣告商愿意做廣告,在90年代初的幾年間,做這個注意力生意的網站大都虧損嚴重,錢燒完也完了。
雖然沒有賺到錢,到人們也發現一種新的注意力資源,那就是用戶之間的社交互動,這時人們才明白,互聯網的本質不是什么中心化的優質內容,而是社交,人們對親朋好友的關注程度勝過看電視,這么好的資源當然是要好好的收割。
六、現代明星收割注意力的商業模式,靠的是“名望”
1974年3月《人物》雜志正式面市,開啟了明星消費粉絲的時代。
《人物》雜志封面人物的內部選拔標準:
1.至少有80%的讀者認識他。
2.他身上必須有一個現在大家都想知道的事情。
3.符合上面兩個標準,還要按照以下順序排序,年輕的優于年老的;貌美的優于貌丑的...
現代心理學家認為,明星 = 像我們 + 超越我們,人們對明星其實有一個“親密錯覺”。演藝明星從不高高在上,他們總是表現的輕松自然,說的都是家常話,我們時常見到他們,了解他們的生活瑣事,感覺他們就是我們朋友圈的一員。
七、互聯網想要賺錢需要中心力量發揮作用
博客,個人的影響力發揮越來越大。
想要賺錢就得有個什么中心把力量組織起來。
公眾號對博客,依托微信更高的流量、付費和打賞,可以帶來廣告之外的收入。
八、谷歌和facebook站著掙了錢,它們只在用戶需要的時候推送了廣告
google首頁只有一個搜索框,只有當某個廣告正好和你的搜索關鍵詞相匹配,google才會顯示它,只有當你點擊了這條廣告,google才向商家收錢。
只有一種情況,廣告才不會影響用戶體驗,那就是給用戶看他本來就想看得廣告,這就是互聯網得最高目標。
品牌在facebook通過點贊識別它們的忠誠用戶,然后愉快地對這些用戶投放廣告。
九、對注意力商人而言,眼下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技術進步推動文化變革,每次出現新的技術,注意力商人就要要探索新的開采注意力的手段。對于報紙和電視,注意力商人很快就找到了盈利的方法。
互聯網時代,低俗內容也被做到了極致。Buzzfeed研究的就是怎么吸引用戶分享,發現寵物吸引大家分享,就全給你推送這類內容。
好東西并沒有完全消失,維基百科繼續存在,而且繼續做非盈利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