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郊野外,鴻溝深壑,取法自然。而代溝的產生和存在卻是人為的,也是必然的。
如果鴻溝當前,橫梗交通,阻擋了我們前進的步伐,那么就應該千方百計,逾越鴻溝。要么繞道,要么搭橋,要么飛越。辦法總比困難多,無論它是深溝,還是險壑,我們總能運用自己的智慧,促使天塹變通途。
然而代溝的解決,卻絕非易事,也不是三五幾天就能解決的。
“代溝:指兩代人之間在價值觀念、心理狀況、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在學生與老師、兒女與家長、青年人與老年人之間,“代溝”似乎無所不在。通俗而言,代溝就是兩代人之間缺乏正常的思想交流,從而造成彼此之間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等。
我們和父母之間是可以互相理解的。和父母之間產生代溝,作為晚輩就應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理解父母,心平氣和地與父母交談,表達自己的心聲,獲取父母的理解和信任。很多時候,我們前進一步,挨近父母,握住他們的手,與父母說說心里話;或者后退一步,給自己也給父母一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只須一小步,“代溝”就會在久違的溫情的面前迎刃而解,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就會變得更加深厚。
代溝的產生,有其必然性,它是長輩和晚輩之間由于時空、觀念和成長的環境不同產生的。它的解決,往往需要兩代,甚至三代四代人的共同努力,相互理解,換位思考,共同進步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晚輩在成長謀發展,長輩在衰老求安穩。晚輩要贍養老人,回報長輩;長輩疼晚輩,厲行節約,想要發揮余熱,為晚輩分憂,同時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一對客觀的矛盾,使得代溝不好解決,而且如果處理不當,代溝會越拉越裂,傷害親人,給原本應該越來越美好的生活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