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希望把這世界上所有的真理都捧在他面前,讓他動曉世事,人情練達。
我想隔絕所有彎路錯路,讓他直達頂峰,幸福生活。
所以我曾經一度很焦躁!尤其是在他犯了錯誤時,尤其是還不聽勸告時!
但現在的我平靜了很多,因為我清楚了界限、信任、人≠事,這三點。
首先,從界限上講,我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的很多體驗,包括犯錯誤的體驗。因為這樣的體驗是他生命成長的一部分,我們沒有辦法替代。
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孩子能犯錯誤、敢犯錯誤是他勇敢、自信的表現,是他對這世界充滿熱情和好奇的象征。
當我們能夠教會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用下面三個態度來看待這件事兒,那錯誤就是一場美麗的誤會而已。
1、人≠事
當考試失敗時,他會說“這次考試沒考好是代表我沒有理解和掌握老師教授的知識”,或是“因為我沒有認真檢查試卷”,他不會說“考試沒考好,所以我是一個笨蛋”。
那么同樣的,當他被人夸獎聰明時,他也不會因此認為“我是一個聰明的人”,而是很清楚的告訴自己,“我做這件事的方法簡單有效,他認可這是一個聰明的行為”。
當把人和事分開時,他是輕盈的,而不必背負著“別人如何看我”、“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等這樣的枷鎖,從而能更享受事情本身,也更能專注的做好事情,更不會因為失敗而自殘或自殺。
2、關注于解決問題
當事情發生時,不過分的追究責任人,只關注于當下如何解決問題,這樣的態度和心態能夠幫助他更平靜更恰當地去處理事情,不陷入自責或沉浸于過去。不讓原本糟糕的事情更糟糕,并且很有可能從錯誤中發現正面。
3、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
他不會懼怕錯誤,因為錯誤只是代表他缺乏該方面的知識或技能不熟練而已,不代表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更不代表他是一個錯誤或失敗的人。
錯誤對他而言更像是一次演習,面對錯誤時,他需要做的事情是分析失敗經驗,從中得到更多的東西來優化或豐富自己的認知,不會白犯錯誤。
一次錯誤,一次成長。
4、勇于承擔、勇于重啟
這樣的孩子心是有足夠的安全和自信的,他清楚自己自己的價值,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自我否定,能平靜的面對錯誤,解決問題,去坦蕩的承擔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能夠盡快地從失敗的沮喪中走出來,再次揚帆起航。
真正的勇敢是面對失敗后依然有勇氣重頭再來。
當他長大成人之后,因為擁有這樣的心態的,他會成為一個獨立自信有責任心的人。當他與人相處和合作時,面對周圍人的錯誤時,他也會秉承同樣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和風度會讓他成為一個友善、友好、且專業、令人信服的人。
所以,我深深的認同這句話“錯誤是學習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