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臨眺①
王維
楚塞②三湘③接,荊門九派④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注釋
①一作《漢江臨泛》。漢江:漢水。
②楚塞:古代楚國的地界。
③三湘:一種說法是湘水合漓水為漓湘,合蒸水為蒸湘,合瀟水為瀟湘,合稱三湘;另一種說法則是湖南的湘潭、湘陰、湘鄉。在古典詩文當中,三湘一般泛指今天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帶。
④九派:指長江的九條支流,相傳大禹治水,開鑿江流,使九派彼此相通。
名家點評
中兩聯皆言景,而前聯尤壯,足以敵孟、杜《岳陽》之作。(方回)
前六雄俊闊大,甚難收拾,卻以“好風日”三字結之,筆力千鈞。三、四氣格雄渾,盛唐本色。(屈復)
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全詩描繪了一幅清新淡雅、格調悠遠的山水畫卷,稱得上詩人王維融畫法入詩的代表作。
首聯從大處著筆,氣勢非凡,將相隔千里之畫面,納入一覽,勾勒出漢江波瀾壯闊的景象,為整首詩奠定雄壯的基調。
頷聯寫山光水色,漢江水奔騰而去,好像涌流到了天地之外。兩岸青山重重,水霧迷蒙,若隱若現,似有似無。“天地外”“有無中”二詞,為詩歌平添了一種玄遠、無可窮盡的意境。
頸聯寫眼前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浮動,天空也仿佛隨著水波動蕩搖晃。實際上,城邑不可能移動,只是詩人乘坐的小船在向城郭靠近;而天空也不可能波動,詩人看到的是洶涌的波濤中天空隨水激蕩的倒影罷了。“浮”與“動”二字畫龍點睛,使整個畫面變得活潑生動。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當時的襄陽也是隱居名地,詩人孟浩然就隱居于襄陽地區,未曾入仕。“山翁”,指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中山濤之子——山簡。據《晉書·山簡傳》載,山簡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時,常去當地一處景致優雅的園林飲酒游玩,喝得酩酊大醉,方才歸去。山簡醉臥山林的雅致風范使詩人心馳神往,故言盡襄陽美好風光,欲留與山翁共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