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年少時,家中并不算富裕,讀書不多的母親與堪稱“數學愛好者”的父親,在教育理念上是存在很大分歧的。但在一件事上他們擁有共識:孩子讀書、買書的行為強烈支持,孩子買書的錢從不節省。于是,我的房間里充斥著各種紙質刊物:從報刊到雜志、從暢銷書到經典大部頭、甚至是漫畫……
? ? ? ? 因為喜歡上了閱讀,在初一結束的那個假期,去省圖辦了一張借書證,從此打開了更大的一片閱讀天地。
? ? ? ? 那時候什么書都讀,遇到喜歡的句子、段落,都會摘抄到自己的小本子里。也沒有太多的目的性,就是單純的喜歡。
? ? ? ? 后來發現,語文的作文寫作思路越來越活躍,每次考試作文都成了自己的拿手項目。這一優勢,即使在我成為理科生的高三,依舊保持。高考語文更是得到了超高分,成為當年校單科狀元。
? ? ? ? 高考在國人眼中的特殊性,仿佛成為一個魔咒,我也不例外。正直18歲青春期卻從未表現出叛逆行為的我,錯誤地以為過去那些年的閱讀、寫作,只是應試教育下的產物。在踏入大學的那一刻起,竟暗暗跟自己說:“我以后再也不用寫作文了,再也不用看那么多書了。”于是,閱讀被自己刻意放下、回避,一晃就是10年。
? ? ? ? 停滯不前了那么久,因為遇到貓叔、遇到小灶群,被埋葬了許久的喜歡閱讀和寫作的那顆種子重新萌芽了。
? ? ? ? 再次在三十歲“高齡”重拾閱讀習慣,一邊大量購入感興趣的書籍,一邊盡可能抽時間去啃。但一件事情放下太久,身體和大腦都生疏了,開始進度很緩慢,而且有種“看一本丟一本”、“沒留下什么印象”的挫敗感。看著身邊優秀的灶友們大量優質的輸出,我更是焦慮不已,不停地問自己什么時候才能有優質的輸出呢。
? ? ? ? 或許此刻的你也跟我有同樣的焦慮和問題。的確,讀書是需要方法的,死讀書只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今天看到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一書作者就為我們介紹了非常實用可行的閱讀方法。
1.明白建立閱讀清單的重要性
? ? ? ? 作為一名好的閱讀者,需要有建立閱讀清單的意識。閱讀清單的建立可以幫助自己整理知識、交互內容、厘清層次和增加關聯。否則容易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錯誤,出現看過就忘、看完記不清的情況。
2.如何建立閱讀清單
? ? ? ?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閱讀清單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構建完成的。這件事的完成,有點像在大腦里構建屬于自己專屬的圖書館!
? ? ? ? 在圖書館里尋找一本書,我們可以使用索引法、專題法……構建大腦里的圖書館,也可以遵循類似的方法。
? ? ? ? 首先,可以按照知識領域來劃分閱讀材料:時間管理類、寫作類、心理學類、理財投資類……這樣,首先可以劃出大腦里的知識版圖分區。
? ? ? ? 其次,按照內容和方法做進一步劃分。例如,時間管理類的有番茄工作法、列清單法、四象限法等等;心理學類的又可以分為兩性心理學、親子心理學、自我成長心理學等……可以按照進一步的劃分,來讓自己不斷完善知識體系。
? ? ? ? 最后,還可以按照書的本身進行分類管理。例如你閱讀了一本書,通過分析屬于哪一類性質、做全書摘要、寫閱讀心得,以此來搭建“大腦圖書館”的終端。
3.閱讀清單補充小妙招
? ? ? ? 閱讀清單構建之后,還可以不斷更新與優化,讓你腦海里的圖書館“館藏”不斷豐富充實,不斷有優秀的“新書上架”。
1)針對生活中需要卻薄弱的方面進行補充,彌補自己的知識短板。
2)通過查看一些優質的平臺書評進行書籍篩選,擴充知識庫來源。例如小灶群男神波力推薦的“豆瓣”和“亞馬遜”,星級達標的書籍一定值得你納入囊中。
古人云:
? ? ? ?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 ? ?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 ? ?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 ?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 ? ? 愿我們都能成為終生閱讀者,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腦海里的圖書館,讓這一片天地成為生命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