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閱讀原文片段】
《營銷管理(第14版·全球版)》,摘錄自3~4頁營銷無處不在。
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任何組織與個人都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的營銷活動。在當今的環境中,好的市場營銷已經成為企業成功的必備條件。但是,好的營銷往往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的。奧巴馬(BarackObama)當選為美國第44屆總統,獲勝的部分原因是采用了新的營銷實踐。
……(作者注:此處作者用幾百字 翔實描述了奧巴馬2008年競選中采用新的營銷實踐的事實,包括翔實的細節。略去。)
成功的市場營銷絕非偶然,而是科學規劃和有效實施的必然結果。就其實質而言,在21世紀的營銷環境中,市場營銷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營銷者努力應對21世紀營銷環境中的重大變化,并不斷為經常出現的復雜挑戰尋找富有創新性的全新解決方案。
【I:拆書家講解引導】
在拆解前面的片段中,我們發現了我們的表達中往往忽略事實,不假思索直陳自己的觀點。從羅素到奧格威,都強調事實很重要,不過這不意味著就可以忽略表達觀點。實際上,恰恰是我們平時過于隨便地表達觀點,導致說了跟沒說差不多。
片段1.4,是營銷學經典教科書《營銷原理》最新版的開篇。“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觀點非常鮮明——“營銷無處不在”,而且非常獨到——不僅是企業和廣告從業者,而且是“任何組織與個人”,一個學生、一個醫生、一個媽媽、一個鐘點工……都在從事營銷活動。
鮮明的觀點,讓聽者印象深刻;獨到的觀點,讓聽者欲罷不能——就算對方不同意,也不能輕易否定或忽視,而得認真對待和思考。
當然,科特勒沒有忘記在觀點中穿插了幾百字的案例(也就是事實),來確立他的觀點。在事實之后,繼續深入表達觀點,仍然足夠鮮明和獨到。
你向朋友介紹一個他不太了解的歷史人物,你興致勃勃說半天,他腦海中還是沒有形成一個清晰的形象;同事問你怎么評價一個項目得失,你事無巨細講一遍,他仍然不確定自己把握了項目的特點和重點。這就是觀點的鮮明性欠缺。
凡是不能用一句話清晰總結的觀點,都不能稱得上鮮明。
那么什么是獨到呢?舉個例子:大家都說房價實在太高了,你也說房價實在太高了。但想想看:缺你這一句嗎?這就叫不夠獨到,導致說了跟沒說差不多。但如果你說“房價其實挺低的”,這也不叫獨到,而叫抬扛。
獨到通常要求能夠從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比如,當大家都在抱怨房價太高的時候,你可以談:我們為什么要忍受這么高的房價還留在北京呢?你也可以說:房價的問題其實本質上是中國投資渠道過于缺乏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房價就降不下來。你也可以閑聊:還記得2004年、2005年就說房價馬上要跌的那些經濟學家嗎,他們現在還活著嗎?你還可以說:你知道嗎?房地產是巨大的貨幣儲存池,起到了極大的儲存超發貨幣的作用,如果中國的房價降20%,可能會導致劇烈的通貨膨脹,所有的東西可能都會漲價三四倍……
【A1:聯系過往經驗】
? ? 昨天與同事A聊天,聊到這次晉職失敗的事,他說“你演講的內容抓不住聽眾,你講的那些愛學習,敬業這些大家都會做,觀眾聽了也沒有覺得你有多么了不起”。所以,當我把自己局限住,沒有換個角度,跳出來站在一個更大的視角,找到最獨特的那個視角來表述我的特點,抓住領導的心,導致了這次晉職的失敗。
【A2:規劃今后應用】
? ? 下周應該就要進行副職的競聘了,我在競聘演講中會這樣說:今天參與競聘演講的同事有XX人,每個人演講的時間5分鐘的話,我們占用了所有投票人XX(時間)的休息時間 。所以在這么寶貴的時間里,我不再跟您說我有多愛學習,有多敬業這些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廢話。我只想說:1,……,2……3,我有大局觀和配合意識,今年在科室人員嚴重不足只有兩個人的情況下,任勞任怨,傾盡全力配合科長完成了以前要六個人才能完成的所有工作。這樣的副職您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