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對獲得財富有恐懼和懶惰
每個人都想富有不假,但是對待財富,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駕馭。我一直不懂,為什么要把錢比作水?比如會說花錢如流水、財源滾滾。懂風水的人家,還會在大宅院里擺上水缸,除了防火就是寓意“聚財”。原來財富、金錢像水一樣是一種活動的能量。
很多人過苦日子可以,但過富日子反而完蛋。也有很多人過慣了苦日子,卻沒能力駕馭財富反被奴役。這里面其實包含我們對財富的恐懼。一方面想著有錢的好處,卻也怕駕馭不了反受其害。索性不如不蹚這渾水,窮就窮吧,活個安心。
這份恐懼里有種“懶惰”,為了避免進入到下一個層級的痛苦,就一并放棄下一層級的權利,懶得去琢磨、去經營。但如果真能“放下”也是豁達和看開,可往往人的糾結在于得不到、不去做,但心心念念,這就產生很負面情緒。而那些“有錢人”,很多是辛勤經營的結果。正因為他們勇于面對和追逐內心的渴望,因而有所獲得。
爸媽是不敢炒股的,因為比起聽聞少數人的大賺,更怕自己跌入其中血本無歸。我也害怕,比起有賺錢的機會,我更想著如何避免危險。比起辛勞的“額外付出”,我的本能在說“懶得去做”。
——現在知道在財富面前的障礙有“怕”和“懶”,我該怎么做?就算害怕,也不要完全拒絕,試一試水溫再決定是否入水。害怕可以讓我保持一份理智。少年派里說,游泳嗆幾口水死不了,但慌了就完蛋了。
對于“懶”,其實對自己是一種敷衍和不負責。因為缺乏耐心,所以不去讀規則警示,掉入全套只能認栽;因為不愿意動腦筋去整合分析,所以聽憑他人擺布,只圖一時省心。這不是懶,而是蠢。因為“懶”,讓自己配不上想過的生活,說實話是一種可惜和遺憾,他人無法代勞為你補上這個坑。
4、對待富人的嗔恨。
我們都自詡是文明的人,有知識和同理心。我們不會粗鄙地仇富。但如果對自己有覺知,就會發現心底對富人的不屑、不滿、傲慢會在維護自尊心的瞬間迸發出來,這些情感的到來那么自然而然,甚至細微到難以察覺。
如果發現自己還有這樣的一面,一定會大呼“不可思議”,但我們恰恰是這樣的凡夫俗子。財富分配不均是如今越發明顯的社會問題,是不是錢都讓富人賺去了,所以我沒錢?如果真是如此,給你1個億,你是否能讓這錢真正變成你的。看看那些如流星一般的彩票中獎者,獲得巨額財富但守不住,終究不屬于你。因為你的能力還不足以承載那么多錢。
——看到有錢人,比起站在山腳下咒罵,不如站在山峰上祝福吧。祝福他們有能力獲得屬于他們的財富,祝福他們善用財富造福社會,也祝福我們變得有能力獲得財富,并守住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