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豆、青蛙和番茄對應時間管理的要素里,番茄是專注,也是執行層面的微觀管理。從我踐行一段時間后,結合葉老師的講座,和大家分享一點體會。
專注的做,把重要的事做到極致,是易效能提倡的,也是我們所追求的。而番茄鐘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請在我們開始一天忙碌前,靜下來,看看這一天有哪些重要的事,然后預估每件要事所需的番茄鐘數。并為開始的番茄鐘,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做事所需的工具,材料,情境,狀態等,確保我們不會內在的因素打斷。當我們開始專注的去做時,利用25:5的時長,工作和休息交替進行,在4次番茄鐘后,安排一個長休息。每個番茄鐘內,集中我們的精力,專注的去做。除了外在不可避免打擾外,我們要連貫做同一件事,就是被打斷,要記錄一下,再重新開始。一句話:“在我們可控的時間里,利用番茄鐘,專注的做一件事(一段時間專注做幾件小事)”。番茄鐘除了專注外,還有動靜結合的意義,讓我們能勞逸結合,補充我們的能量。因為精力充沛時,才能高效。
每天我們投入的工作中,恨不得一下子做完一天的工作,于是忙碌開始了。但不要忘了收集(土豆),排程(青蛙即要事優先),執行(番茄)三個流程和規則。也許我們不能一下子做好,卻要從現在開始,慢慢通過訓練養成習慣。
番茄鐘不是唯一高效做事的工具,但它簡單的背后,是大師智慧的結晶,讓我們在踐行中思考,不斷的修正我們行為,讓優秀的習慣成為我們身上的素養。
在番茄鐘滴答滴答的聲音里,我們專注的做事,每一次計時鈴聲,都是我們接近成功的鳴響。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