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上了弗蘭克老師的寫作課,在21天的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變化,就和大家分享最深刻的三點體會吧,前方干貨高能預警:
寫作,要擺脫自嗨模式
剛開始寫作的人,尤其容易犯這個錯誤,我經常也是自嗨狀態,所以在簡書寫了9個月,11萬字,粉絲和喜歡數寥寥。弗蘭克老師點醒了我,寫作是給別人看的產品,寫作要具備用戶思維(誰在看你文章、為什么看你文章、他們期待看到什么),我由此受到啟發,好文章的評判標準很大程度由讀者定義。如果你想通過寫作變現,這一點很關鍵。你需要考慮讀者的閱讀體驗、閱讀場景。排版美觀,干貨和故事的比例,觀點是否清晰,有沒印象深刻的金句,這些都需要寫作者考慮。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上弗蘭克寫作課的過程中,我寫出兩篇2000+閱讀量的文章,都刷新了我的最好數據,效果顯著呀。
寫作,只是一個環節
文章寫好只是開始,你需要主動去推廣,懂運營,懂營銷。弗蘭克老師開出的書單有《消費者行為學》、《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感覺腦洞大開,我第一次意識到寫作是個產品,只是起點,我們需要具備產品思維,持續打磨,運營好自己的產品。寫作不僅僅是寫作,溝通,結構思考力,消費者心理學,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補足的功課。
第二講中,老師提到了提高閱讀量的具體技巧,干貨十足。文章寫好后,你可以用編輯器(i排版)把文章顏值提高,通過轉發文章送資料、留言區點贊送禮物的方式增加文章的人氣,還可以在簡書首頁、轉載大號、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冒泡,以及和能量相當的自媒體人互推(我發現弗蘭克老師自己就喜歡和Spenser老師互推,好基友)。
路漫漫其修遠兮,下一步我將努力提高文章的閱讀量,做好文章的推廣工作。
寫作,從模仿開始
弗蘭克老師教會我用常見的三種框架,解構別人的文章,吸收別人文章的精華,化用別人的金句。框架一:1234,+結論(關鍵點:案例相關、正面加強、反面強調、層層遞進、結論明確)。框架二:觀點+論據+金句(關鍵點:金句要朗朗上口、簡單易懂、深刻道理。例如:大丈夫,有志不言;沒出息,嘰嘰喳喳)。框架三:故事+干貨+人情味。(關鍵點:故事要有細節和沖突,和讀者有關。例子:文章《我奮斗了8年,才和他一起喝了這杯咖啡》的解構,故事:我和恩人簡哥的真實故事;干貨:職業選擇的建議,喜歡和人打交道就做管理,喜歡和機器設備,就做工程師;人情味:像兄長一樣和人聊天)。
這三個框架,涵蓋了大部分百萬+閱讀量文章的套路,我試著完成了兩次解構文章的作業(文章鏈接:《#和弗蘭克學寫作第八課#拆解文章#1/6》,《和弗蘭克學寫作第八期+簡書30日熱文解析+2/6》),并不滿足于此。而是在個人印象筆記APP上建立一個命名為收集箱的筆記本集,專門收集好文,內設原文、文章解構、金句三個筆記本,相信假以時日,我能體驗到素材積累的驚人力量,以及博采眾長的益處。解構別人的文章,本質上是一種寫作的刻意練習,有助于訓練邏輯能力,整合新舊知識,強化記憶。寫好文最快的上手途徑就是模仿跟你一個類型的爆文。
21天的訓練,我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你還在猶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