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貧困生資格”這是一個很怪的詞組,沒有誰喜歡貧困這個標簽,因為貧困不是什么光榮的資格,但是如果你身上非常不幸的就打上了這個標簽,此時此刻的你又應該如何面對“貧困”的窘境呢?
日前陜西省教育廳出臺了一個貧困生的認定方法:在外租房、經常出入網吧不得納入貧困生之列。雖然出于好意,同時也反映有的人對貧困生的情況不是很了解。現在的學生剛入大學的新生,經濟收入不錯的,iphone手機,筆記本電腦早已經標配,真正需要去網吧玩電腦的往往就是貧困生。去網吧就要取消貧困生的資格,那么貧困生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誰才到底才是真的貧困,更需要資助?
網友黃千方曾經寫到:我讀大學的時候,班里有個貧困生走綠色通道進來的,據說是第一名考進來的,但真正進入大學學習之后發現成績爛得一塌糊涂,不少人對她的考分產生質疑。她說她們山東當年算什么標準分,我們也不是很懂,權當她自己的一個說辭了。隔壁班有個拿著貧困生名額的男生,家里其實是二汽的,不僅不貧困而且非常有錢!
但是有錢得很低調,衣服都穿得樸素很舊,唯獨手上戴著瑞士名表,就是衣袖擋住了很難察覺。不是沒有人揭發過,但是他跟輔導員關系好得不行,所以根本沒有人能撼動他的位置。而且他還拿了一個國家級的獎學金,然而他成績也不好,人品也有問題,到處造謠。
我班還有一個無錫的,為人非常傲慢,成績還不錯,究竟家境是不是真困難不清楚,好像是父母之一有工傷吧,總看她拿這個去跟輔導員申請各種獎學金。從她平時吃穿用度來看不覺得貧困,綠色通道那位確實平時很節約,衣著啥的也是很破舊的。所以出現一個問題,如果說平時確實表現得揮金如土,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貧困呢?這些人有為了拿獎學金而裝貧困的,也有可能是真的貧困,誰知道呢?
網友切云手說: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班主任在課堂上說,憑什么你貧困了就該資助你?貧困了了不起了?!所以我們班的貧困助學金是全班同學輪流領的。雖然有些同學是干部家庭,有些同學家在鬧市區有一棟樓,而有些同學家里甚至寄不起生活費,只能靠自己做兼職。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了并不恨那個老師,雖然當時覺得不公,屈辱。
可見我們連誰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生都不知道的話,可見是一種悲哀的事情。
貧困生難道不能談戀愛嗎?
公子量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些帖子,“揭發”有的學生拿著貧困助學金去談戀愛的的新聞,這樣的新聞在開學前后媒體報道的也有不少,背后隱含的意思是“你拿著貧困助學生是不能談戀愛的,因為你談戀愛得花錢啊,這些錢是給你學習,又不是給你談戀愛的?"
這樣一來,貧困不僅是一個經濟的問題,更是一種人生際遇,上升到一個道德問題,貧困生必須做到更加自律才有“資格享受貧困生的待遇”。因此你要比別人更加努力,如此一來,貧困就成了一種雙重的不幸了。
而貧困生上大學的目的就是希望知識能夠改變命運,有朝一日能夠從貧困的不利困境走出來,但是現實卻又在不斷的強化這種不幸。
多年以后,他過往的不幸,也就是在當大學生畢業檔案中的貧困標簽又會成為一種新的標簽,甚至內化成為人格的一部分。如果他在日后當上了什么大官,或者發了什么大財,就會被包裝成為飛上枝頭變鳳凰、丑小鴨變天鵝的故事。如果他日后遭遇到什么不幸又有人會評論,你看寒門難處貴子,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貧困的人只能注定一輩子潦倒啊!
誰來捍衛貧困生的隱私?
有些大學,為了防止并不貧困的學生混入貧困的學生隊伍,發展出一整套的方案,最有效的方法當然公開,當然是接受大家的監督,有的大學還需要展開評選,讓班上的同學共同選出“公認”貧困的學生。還有的地方在開學前期會組織捐款,
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領取幾千塊錢的資助,貧困生還會被要求:以后一定好好學習,努力回報社會,爭取將來幫助更多像自己一樣窮的人。這種刷選、評比和認定模式,已經把一個貧困生變成了一個透明的人。以此來顯示父母多么的無能,家庭是多么的不幸,每一次要評比的時候都要展現一次,這樣才顯得自己的夠慘,夠可憐。
而呼吁保護貧困生尊重貧困的隱私,往往會找到另外一種指責:一個貧困生那么脆弱,以后想讓他回報社會還有可能嗎?所以貧困生天生心理素質就應該這么過硬一生。
總結:對于一個貧困生來說,到底是貧困更可怕,還是被貼上一個貧困的標簽更可怕,這真的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但是更加難過的是你根本沒有別的路可以選擇!
文|公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