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一打開微信、微博、騰訊QQ,漫天飛的盡是關于明星喬任梁離世的消息,更震驚我的還是“因患抑郁癥離世”的幾個字眼。在為這個帥氣又陽光的明星的離去傷心的同時,我上百度搜索了“抑郁癥”這個詞。
百度百科是這么寫的: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從這些描寫抑郁癥的詞語,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患上抑郁癥而導致的后果。
而我,也第三次真正被這個詞所震到了。
01 ?美好年華因抑郁癥離去
我記得第一次接觸抑郁癥這個詞,是在我大學四年級實習的時候。
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六點起床,急匆匆地往實習學校趕車。走到宿舍樓下的時候,發現樓下站著很多人,有警察、醫生、學院領導等等。大家都很沉默,靜靜地站著。
我原本以為是學生宿舍遭小偷,被小偷傷害之類的事情,想著估計也沒什么大事,便匆匆地趕往車站了。在車站等車的時候,與我一起實習的閨蜜,一臉地沉痛,臉色不太好。她悲傷地告訴我,經常和我們一起上課的某某,昨晚,在宿舍樓頂自殺了,用一條繩子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的小心臟頓時停滯了好一會,之后才慢慢恢復跳動。閨蜜說,前段時間已經聽說她情緒不太好,心理壓力大,有些躁狂,常常一個人發呆,常常一個人說話,不愛和別人交談,學院領導、班導等人都找她談過話,舒緩過她的情緒,近段時間好了一點,誰也想不到她居然還是做出了這樣決絕的行為。
閨蜜還說,她家里不太富裕,她的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人又不太擅長交際,一直擔心找不到工作,對不起自己的父母,越想越悲觀,越想越傷心,結果患了輕度的抑郁癥。大家都想著,輕度抑郁癥是可以通過藥物以及別人緩解、疏導的,可誰也想不到,竟會成了這個樣子,所以,人啊,還是要看開些,放寬心。
閨蜜最后的那句話,我已經聽不清楚了,我被這個消息狠狠地震住了。我的腦海里都是她在宿舍樓頂自殺的畫面,以及猜測著她用繩子纏住自己脖子用力那刻的想法。我甚至在想,如果換成是我,面對和她一樣的情況,我要怎么辦。
每年畢業季,都會發生很多起畢業生承受不了找工作的壓力,紛紛選擇以自殺結束一切的消息。我每次看到這種消息的時候,都會想,為什么大家的心理都那么脆弱?難道工作比生命更加重要嗎?一個人連死都不可怕,她還會怕什么?
不管面對什么困難,一個人應該要從心理變成強大,應該尋找適合的解壓方法,讓自己在壓力中、在絕境下,一步步地舒緩自己的壓力,一步步回歸正常生活。
我記得《夢想合伙人》中姚晨說過的話:“一個人一無所有便會無所不能。”不管面對什么絕境,我們都應該用這樣的信念鼓勵自己,找不到工作大不了一無所有,一個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還有什么工作是不能做的,那時,即使是洗廁所也是極好的事情。
02 ? 美好前途因抑郁癥放棄
我第二次接觸抑郁癥的時候,是因為身邊的同事。
2010年9月,我和小黃一起進了一間很好的公司。公司的福利好,待遇高,是身邊人羨慕的“香餑餑”。
那時,她負責統計工作,我負責辦公室工作。因為工作種類不同,所以極少一起交流談心,但每年要撰寫公司總結或者起草公司重大報告的時候,我才會找到她,跟她拿些統計數據。盡管,不經常交流,但是從公司領導或者公司同事的口中得知,她的工作非常負責任,極其細心,特別認真,把公司的統計工作帶上了更高的層次。公司領導特別重視她,她或許會是下一個考慮的高層人選,前途一片光明。
原本想著,工作做得這么細致,做得這么認真的人,其他方面也會是非常好的。
可是,2016年的某天,忽然聽她的直屬領導說,她心理壓力大,患了輕度抑郁癥,想換個壓力不那么大的工作崗位。后來,公司領導因為她的申請,以及看在她為公司作出了如此巨大貢獻的份上,破例調整了她的工作。本來想著,到了新的工作崗位,她的情況應該會更好的。
孰不知,一個月之后,她提出了辭職,原因是換了工作崗位,情況還是那樣,經常睡不著,失眠,每天都掉一大把頭發,每天都恍恍惚惚的,感覺生活一點激情都沒有,現在都害怕出門,寧愿一個人呆在家里,甚至還想到自己是不是患了很嚴重的病才會掉那么多頭發,所以,為了不讓工作有失誤,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想辭職在家休養了。公司領導聽她這么說,還是勸她再三考慮,畢竟一份好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心理問題還是需要從心理疏導,辭職在家休養,空余時間更大,更容易胡思亂想,建議她還是留在公司。
最后,她還是辭職走了。一個具有美好前途的人,就因為輕度的抑郁癥放棄了。
其實,她的問題,最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她的心理,她認為有付出就要有回報,所以自己那么辛苦,那么負責任,應該職位也要越來越高的。可是,她忽略了,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有回報的,而且不是所有的回報都會在第一時間出現的。有些東西,不能那么強求,也不能那么在意的。
工作,只是維持生活的一個工具,不需要那么在意的。東家不打,打西家,只要有能力,去到哪里都有位置的。何必為了一個公司,讓自己那么累呢?
我想,如果小黃當時這么想,放寬心,看開點,放淡點,說不定回報早就到來了,說不定現在已是公司副總了,也不至于因為抑郁癥而辭職了。
03 生活就要不斷解壓
一個人在這世間生活,會遭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
讀書時代,有學習成績的壓力;工作期間,有工作的壓力;結婚后,會有家庭、婚姻、生活等方面壓力;生孩子后,還會有房奴、孩奴等等壓力。壓力無處不在。可既然壓力無處不在,我們就應該自我解壓,用解壓的方式讓生活更加輕松自在。
我常常在感到壓力壓在心頭透不過氣來的時候,選擇去放松,或跑步,或做SPA,或足療,或疏通經絡等等,通過身體的舒爽帶來精神的舒爽。
每次跑步、做SPA、足療、疏通經絡等時,我都會思考自己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怎么解決這種情況的辦法、措施,防止出現這種情況的措施。思索一番后,我會大聲地說句:“這些有什么了不起的,I ?DO ?NON'T ?CARE."之后,心里就舒服多了。
我也常常在壓力壓到快要爆炸的時候,尋找三五知己聊聊解壓的問題,常常她們都是我的垃圾桶。我把垃圾倒完后,她們會給我一些建議,但是很多時候,她們都會說”工作算什么,家庭才重要,家庭幸福才是真的重要。“每當她們這樣說的時候,我會告訴自己:”工作只是為生存而存在的,家庭才是永遠的。一份工作而已,我何必那么在乎。“一經這么想,壓力就減了一半。然后,在工作中,我還會注重提高,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樣,工作也會做得越來越好,壓力自然也就蕩然無存了。
因此,在面對壓力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自我解壓。壓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找不到解壓的利刃。
我想,如果喬任梁能找到適合自己解壓的方式,今天的他還幸福地生活在陽光下。
我原本不想用他的例子作為文章的引子,但是我想用這篇文章緬懷他,也想給生活在壓力下的大家提個醒,要善于解壓。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