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詩經(jīng)》里的樛(jiu)木很多注釋里指下曲而高大的數(shù),我一直很想弄明白到底哪些樹種算是樛木,就我自己熟悉的數(shù)種來說,楊樹肯定不是,它高但不下曲。茅盾的《白楊禮贊》歌頌的它的筆直向上,松樹怕也不是,陶鑄的《松樹的風(fēng)格》力挺它的不畏嚴(yán)霜,桃樹、杏樹,似乎又不高大------
? ? ? ? 暫且不去糾結(jié)樛木,再說葛藟(lei),一說葛藟是兩種蔓生植物,一說葛藟是野葡萄之類,總之是藤條之類的植物,需依附其他載體纏繞生長,或是樹,或是強,倘若沒有,就匍匐就地。
? ? ? ? ?《南有樛木》本是首喜樂的歌。
? ? ? ?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 ? ? ? 纍(lei)之,荒之,縈之,《詩經(jīng)》里慣用的復(fù)沓法,只改一字,三次重復(fù)展現(xiàn)藤纏樹,你瞧那高大的樹神出下曲的枝,蔓生的藤條攀著向上,正如一位謙謙君子,展開寬闊的胸懷,摟住了一位柔弱的多情女子。
? ? ?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 ? ? 綏之、將之、成之,同樣的復(fù)沓,由樛木到君子,也是《詩經(jīng)》一慣的比興手法,君子為何而樂,君子的福祿是什么,有眾多的解釋,對于文字表達(dá)的真實意義,特別是名著名文名句,眾所紛紜一向由來已久,深挖硬拋,往往人人都在演繹,新婚祝福,成人之美,總之你想到什么,什么就是你心里的君子,和心里的福祿。
? ? ? ? ?于我,卻在《南有樛木》里看到了另外一篇詩作。
? ? ? ?《致橡樹》
? ? ?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xué)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fù)單調(diào)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
每一陣風(fēng)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dān)寒潮、風(fēng)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仿佛永遠(yuǎn)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
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 ? ? ?幾千過去了,愛情中的男女關(guān)系也在悄悄地轉(zhuǎn)變,依附托付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攀援的凌霄花不再是愛情里女子的常態(tài),并肩成一棵樹像英勇的火炬的女人也越來越多,《南有樛木》是從旁觀的角度所述,藤纏樹,樹綏藤,是彼時的價值觀,幾千年過后,如果再寫《南有樛木》,后面該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