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今敏仍是個小眾藝術動畫電影導演,即便是在全球的二次元世界中,今敏作為電影導演的名聲一直都甚為低調。甚至在諾蘭的《盜夢空間》上映后,許許多多指責諾蘭抄襲《盜夢偵探》的輿論,都湮沒在浩瀚的好評與驚嘆中。
論鏡頭語言來說,生前只完成了4部完整電影作品的今敏,如果要在電影史上占得一席之地,或許還有些勉強。但作為動畫電影導演來說,他的成就,足以比肩大友克洋、押井守等在動畫藝術中探索多年的前輩們。
今敏生于1963年的北海道,有趣的是另一位創作出超級IP的漫畫家青山岡昌也一同誕生。北海道的雪孕育了今敏細膩的藝術情感,而西日本海卻給了青山蓬勃的胸懷。
1984年,在今敏就讀武藏野美術大學時,向講談社投去了自己創作的一篇漫畫作品《虜》(虜 -とりこ-),而這個新人作品也為他贏得了生命中第一座獎杯——第10屆年度千葉徹彌賞優秀新人獎。
以此為契機,今敏正式作為漫畫家出道,并于1990年推出個人漫畫單行本《海歸線》。
這期間他受到前輩大友克洋的提攜,給他做助手參與了《阿基拉》的漫畫繪制。而今敏通過在大友克洋手下的學習,打下了對動畫鏡頭的扎實基礎。
這些大友式的鏡頭結構,都會時常出現在他以后的作品中,譬如《未麻的部屋》(又名《藍色恐懼》)中,主人公把自己的情緒倒影在鏡子或者反光的玻璃上。以此突出主人公情感,加強對影片深度的刻畫。
同年,今敏參加了大友克洋的動畫電影《老人Z》的設定、原畫工作。又在《國際恐怖公寓》中參與了編劇任務,并將其改編成漫畫發行。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今敏作為編劇和原畫,長期浸淫在分鏡頭腳本的打磨中。
直到1995年大友克洋的回憶三部曲中第一部《她的回憶》中的編劇原畫設計工作,今敏在大友克洋的工作室中累積了足夠量的經驗,并通過《機動警察》的分鏡工作與押井守相識。
兩位天才在各自的電影語言中,都互相借鑒了對方的畫面藝術和劇本創作理念。如押井守后來毀譽參半的《空中殺手》,虛構了一個“死而復生”的故事,以此諷刺現實社會政治家討好民眾,轉移社會矛盾的虛偽,很有一些“今敏式”的風采。
厚積薄發,由此而始。
1997年,今敏的處女作《未麻的部屋》(Perfect Blue)在大友克洋的協助下上映。如果說大友克洋是諷刺現實世界的大師,那么今敏5年的積累把這種現實映射挖掘得更徹底。雖然畫面結構和故事線索稍顯凌亂,卻也凸顯了一個新人導演對動畫電影的認真和嚴肅。
大二時影視動畫專業被分成了二維班和三維班,而我所在二維班的劇本老師,在一次優秀作品講解中,給我們放映了這部動畫的部分鏡頭。并將其中所運用的蒙太奇手法一一分解,使我第一次認知到動畫電影的藝術性和不可取代性。
故事很簡單,少女組合一員在事務所的安排下,轉型做了演員。而她接的第一部戲即是超出接受范圍的強奸戲,不論她的生理還是心理都遭受了巨大重創。
而她的經紀人,在全方位把控藝人生活中間,逐漸迷失自我,分裂成了經紀人和狂熱粉絲兩個人格。故事就在未麻和經紀人之間的幻想與迷失中漸漸展開。
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并不重要,但今敏通過對人性、內心的重新結構,將時代賦予人的壓力,以及人在壓力下產生的變化,不露痕跡地展示出來。不同階層的人,有應對壓力的不同辦法,但比電影還要魔幻的現實,會讓人變成什么樣子呢?
丹尼爾·凱斯的《24個比利》將一個特殊案例留在了紙卷上,而希區柯克的《驚魂記》更是將這一精神分裂的癥狀搬上熒幕,通過安東尼·博金斯的精湛演技,在驚悚的氣氛中,把深陷幻想的病人們的痛楚,一一展現。
人格分裂題材一直都是電影界的???,而今敏借助的是更加成熟的動畫方案——鏡子性格映射。
不論是點車窗上未麻的內心形象,還是經紀人穿上未麻的衣服,在幻想與現實中,交替進退,都被今敏靈活運用在動畫電影鏡頭中。
相較于善于炫技的大友克洋和沉悶苦澀的押井守,今敏的導演手法顯然更加符合普通觀眾的接受程度。
雖然《未麻的部屋》在日本國內叫好不叫座,但這是今敏在嘗試將藝術與商業統一起來的一部作品。有過大友克洋在分鏡上的指導和《機動警察》的實戰,這部動畫電影對今敏本人來說,顯得更有意義。
他不僅是今敏作為獨立動畫導演的奠基之作,今敏也在制作過程中明確了自己的導演方向——幻想與現實。略顯晦澀的劇情或許是電影失敗的關鍵,卻也給了后來作品得以完善的想象空間。
在《未麻的部屋》之后,今敏本是打算將自己最喜歡的作者筒井康隆作品搬上熒幕,但可惜的是因為《未麻的部屋》發行失敗,發行商雷克斯娛樂(Rex Entertainment)破產,這個計劃被延后。
當然現在看來,也許這次計劃延后,對于所有的觀眾來說是件幸事。他推遲了《盜夢偵探》的上映,但也為《千年女優》的制作完成出讓了位置。
1999年,今敏開始了《千年女優》的前期準備工作,但電影直到2002年才被迪斯尼買斷,得以正式全球發行。有趣的是,公映后因為被《未麻的部屋》拖垮的雷克斯娛樂前車之鑒,沒有幾個公司愿意接手《千年女優》的發行工作。
但上天總是眷顧才華橫溢的人——2001年《千年女優》與吉卜力的《千與千尋》共同獲得2001年度第5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的動畫大賞。
雖然風頭都被《千與千尋》奪走,但《千年女優》作為“另類”的動畫電影,顯然更加符合影評人的口味。而相較于《千與千尋》的“強行說教”,后者給人帶來的思緒顯得更加平實樸素。
追尋了“千年愛情”的女友千代子,一直到老死在病床上,才真正明白過來自己追尋的是什么。這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才是最合乎邏輯的感情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今敏在本片中所展現出嫻熟的蒙太奇手法,成為了動畫電影史上至少是目前越不過的一座高山。戲中戲的手法很容易做到,但難在貫穿于電影始終。每當我們要在他搭建的戲中戲里迷失的時候,鏡頭總是及時的拉回現實。
這種連續性交錯替換的鏡頭語言,讓原本一個單薄的故事變得厚重起來。
大友克洋曾在《大炮之街》中展示出他優秀的鏡頭感,一鏡到底自然不生澀,一定是需要相當功力才行。而被大友克洋浸潤過的今敏,卻將戲中戲的蒙太奇手法發揚光大。
千代子在采訪過程中,鏡頭不停地在現實與過去之間切換。這其中還在戲中加入了采訪者的視角,使整部影片的敘事一氣呵成毫無滯阻,一百多分鐘的電影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從影片開頭1分10秒的火車追逐戲開始,整部電影才算是真正運轉。一個暴雪天,大風向青年千代子猛烈吹打,昏暗的燈光和被積雪遮蓋的道路,也加重了對“追逐”一詞的詮釋。
而采訪導演也跟著青年千代子的腳步,在大雪天不停向前。這兩人所創造出的喜劇氣氛,也從側面渲染了“追逐”的悲情。
這其中,今敏還創造性地加入了時代元素。千代子的演出歷程,即是日本國家的發展歷程。上起平安時代、幕府當政,到明治維新、日本現代化,最后二站結束,建立了新的世界秩序,科技發展成為時代主流。
而采訪記者也跟隨著千代子的回憶,穿插出現在各個時代。讓電影營造出了一種歷史感,悠長卻不沉重。
可以說,通過《千年女優》,今敏已經逐漸掌握一部電影的節奏,并且能將各類電影鏡頭純熟運用,服務于其構建的世界中。
有趣的是,兩年后,一部非特色今敏的片子上映了——《東京教父》。
故事講了三個流浪者幫助棄嬰找父母的故事,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荒誕滑稽的故事。本片總預算3億多日圓,相較于今敏的前兩部電影,實在是鳥槍換炮。
本片同《千年女優》一起入圍了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雖然沒有獲獎,但也算是主流商業電影對其在動畫電影中貢獻的肯定。
不過時至今日,因為一部《東京教父》,關于今敏的討論仍然劃分兩級。有說已經偏離了今敏特有的魔幻題材風格,也有說現實本身就是魔幻藝術,比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看上去不可思議,事實上卻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同樣,《東京教父》如果撇開今敏而論,當然是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有變性人、離家出走、逃亡等商業元素,也有關于貧困、親情、人性的藝術創作。
為什么說他不像今敏,因為沒有近乎炫技的蒙太奇手法,也沒有飽和度濃烈的色彩,故事平淡的快要睡著;為什么說他就是今敏,因為這個故事中,充滿了今敏式的遐想,所有一切推動故事向前走的關鍵點,幾乎都可以用“巧合”來總結。
有人說,如果他們三個一開始就把孩子交給警察,那這個故事就無從開始。其實,這個棄嬰就是連接他們三人的紐帶,棄嬰所打動到他們的,也是打動我們的。
就是這樣一部幾乎用“巧合”搭建起來的電影,帶給我們了最溫暖的感念。那些幾乎掙扎在生死線中的人,完美演繹了人性中的光輝。
但另一部OVA(原創動畫錄影帶)《妄想代理人》在同一時期開始連載,并在小范圍內引起了劇烈的討論。
這是一部極具今敏風格的動畫,而這部動畫,更是奠定了《盜夢偵探》敘事的基調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刻諷刺。
《妄想代理人》重新走回了今敏擅長的幻想現實的對立關系,今敏在這部短短13集的動畫中,將自己此前的種種設想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與描寫。雖然囿于市場現實,無法大規模地宣傳推廣,但沉寂了幾年后,《盜夢偵探》一炮而響。
2006年,在沉寂的動畫電影市場,《盜夢偵探》如同一頭怪獸,顛覆了以往寫實動畫和幻想動畫的創作原則,將動畫電影可以不計成本扭曲空間、時間和人的特點發揚光大。
片頭警察在“紅辣椒”的幫助下,在夢中尋找犯人的場景,想必即便沒看過的觀眾,也一定會有極深的印象。
從馬戲團的觀眾變成馬戲臺上的演員,最后扭曲在錯亂的時空。如果有偉大片頭的評比,這個依靠片頭就講完整個故事的動畫電影,一定會排在前三名。
實際上,本片雖然是寫夢,但說的卻是人。
原本的同名小說作者筒井康隆曾在采訪中明確表示,他非常滿意這部動畫電影。而今敏“擅自”對其中的一些情節進行了修改,這些修改他也表示改的非常巧妙,甚至超出了他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作為貫穿主線的研究員千葉敦子(紅辣椒)在夢里完全區別于現實,可以說是一個準分裂人格的人。她的一切行為已經無法用正義邪惡去定義,或許是出于人性的基本反應而作出的。
但今敏聰明的地方在于,他并沒有用一個復雜的故事去塑造人物,而是通過所有出現在影片中的細節來映射現實生活。
特別在夢中游行的戲份,不管是無恥的政治家,還是對“援交、偷窺、色情”的隱喻,都展現出一個優秀導演所具備的講故事能力。
相比于《盜夢空間》,今敏知道他要表現的是什么,他要留下的是能被人反復咂摸思考的作品。這更像是文科生與理科生之間對故事把握水平。
諾蘭風風火火,大開大闔地讓你爽,而今敏卻是小橋流水,不急不緩的作壁聽濤?!犊臻g》是一場標準的好萊塢式科幻,但卻浮于表面。雖然確實創造性十足,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照搬了今敏與筒井康隆的劇情設計,卻無法達到后者的高度。
今敏已離去六年了,過去這六年里,有不少新生代動畫電影人異軍突起。比如細田守,《穿越時空的少女》同樣是改編自筒井康隆的作品,但細田守卻采用了更加詼諧溫暖的敘事方式。
這個天才動畫人的逝世,想必最難過的是大友克洋。一個全部繼承他動畫電影理念的年輕人,逝去在了風中。
就用今敏給后人的一封信中的話來結尾吧:
我要懷著對世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謝意,放下我的筆了。我就先走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