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br>
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p>
【注釋】
1)? ? 監:同“鑒”,借鑒的意思
2)? ? 二代:這里指夏代和商代
3)? ? 郁郁:文采豐富
【譯文】
孔子說:“周代的禮儀制度是依據夏商兩代制定的,多么的豐富多彩?。∥沂琴澇芍艽亩Y儀制度的?!?/p>
孔子很欣賞周代的禮儀制度認為它鑒于兩代,非常全面,夏商的禮儀以神鬼為本,商滅夏大旱七年,占卜官說:“當以人禱”;戰果時秦靈公為防水患把公主扔進河里,嫁給河神;西門豹治鄴的故事,以神為本的例子舉不勝舉,而周禮則是以人為本,這也是孔子為什么推行周禮的原因,明天我們一起學的一句論語就是“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也說明孔子“吾從周”的思想,很多人說:“夏朝早一些,把人當成鬼,周朝晚一些,這是社會發展,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應該與時俱進,為什么非得讓社會倒退回周朝?所以孔子是守舊派的代表!”但我認為,這么看社會進步是不對的,好的東西不管是什么時候的我們都要發揚,不好的我們就要摒棄,難道說我們筵席孝道是錯的嗎?難道說我們現在去吸毒是對的嗎?如果說孔子守舊,那孔子為什么不去贊成宣揚夏、商的制度?那不是更舊一些?我們今天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一樣,不能把以前的文化全部都搬到現在來那就真的是退步了,目前很多搞國學班的非常講究,必須得穿上唐裝,和別人見面一定要鞠躬,學習還要坐在地上學,給父母遞點東西必須要走過去鞠躬行禮,非得渲染出多么濃厚的國學氣息,認為學什么就得像什么,但是講課呢,有沒有東西可講,因為沒有內容,只能簡單的誦讀,讀完《詩經》讀《大學》然后讀《周易》……最后弄得孩子們什么都不懂,還說什么讀多了就懂了,看古人一讀就懂嘛,都在做國學,有時候我去和他們討論一下,說兩句我就走了,受不了,這是打著國學的旗號招搖撞騙,是在害孩子!禮儀我們要懂,但做起來要有個度,要學到精髓,由心而發的根據現代社會去做,而不是做給別人看,孔子說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說的就是這類人,學的有模有樣的卻不得精髓,況且我們五千年的國學,就這么點禮儀就給概括了?琴、棋、書、畫,中華武術,吟詩作對,這么多東西可供大家愛好,學習,增加自身的內涵、修養學以致用,要接地氣。
所以我們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學習應該是,也必須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提到這些人氣的我多寫了好幾個字,耽誤大家的寶貴時間了,欣賞幾幅畫吧,算我給大家道個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