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好幾篇文章,只為解惑,有同感亦有所悟!
我是兩個寶的媽媽,二寶尚在襁褓中,讓我頭疼的是大寶。大寶幼兒園大班畢業直升小學,現在是小學一年級學生。整個一年級上學期,正好碰上我休產假,可我的大部分時間卻給了大寶,陪他寫作業,參加各種班級活動,接送他各種興趣班……那么辛苦到底為了什么?
是的,這就是我的答案,總結得很好!其實更多的爸爸媽媽僅僅是想讓孩子高效完成學校作業,參加完興趣班后還能早早睡覺,比如我。引述的內容表達專業而又準確,也許是我潛意識里面也有的東西。
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是我的愿望之一,可是在練琴的時候孩子一路驚醒夢中人:“可按我的方法練你總是不滿意,還是按你的吧”,原來我是一個帶著放任型面具的專制型母親。
我這個偽放任型媽媽,在今晚又任性了一輪!經過一個星期鼓勵策略后,本以為在作業完成方面收效顯著,誰知被孩子狠狠戳中怒點,忍不住對孩子施行了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暴力,不僅揍了孩子,還在語言上對孩子施加壓力……現在后悔了。??
原本不支持孩子過多參加興趣班的我,不知不覺間淪陷,鋼琴、笛子、繪畫、英語、籃球還有機器人興趣班,再加上常規的作業,一周下來滿滿當當,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所剩無幾!問孩子能不能取消幾個,可除了鋼琴他都愛,而鋼琴已然學了一年多,孩子老師和家長都付出了很多,孩子吃不了苦就放棄也不合適,事情就變得尷尬起來!如果都不想放棄,這就又回到了一開始說的高效完成各項作業!只有如此,才能皆大歡喜!
那該怎么辦?獎勵?制訂規則?似乎只有如此了!
這些方法都用過,可能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幾乎都實施不下來。下一步就是找時間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了。
孩子,讓我們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