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天目》
【唐代】陸羽
懸崖有軸長生畫, 瀑響無弦成古樂。
風搖竹影有聲圖 ,雪打梅花無字書。
《新婦石》
【唐代】白居易
堂堂不語望夫君 ,四畔無家石作鄰。
蟬鬢不梳千歲髻 ,蛾眉長掃萬年春。
雪為鉛粉憑風拂 ,霞作胭脂使日勻。
莫道面前無寶鏡 ,月明山下照夫人。
《還鄉歌》
【唐末五代十國】 錢镠
三節還鄉兮掛錦衣,碧天朗朗兮愛日暉。
功臣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
家山鄉眷兮會時稀,今朝設宴兮觥兕飛。
斗牛無孛兮民無欺,吳越一王兮駟馬歸。
《初至於潛二首》
【清代】 汪霦
(一)
細路穿叢薄,崎嶇到縣門。
寒煙孤嶂外,秋雨幾家村。
虎跡通行旅,猿聲雜市喧。
晚來聞警柝,野望欲消魂。
(二)
萬山埋小邑,片石作孤城。
流水幾家住,荒原入望平。
兒童驚客過,驛吏畏人行。
轉覺塵囂靜,悠然太古情。
《大明山慧照寺題壁》
【宋代】釋維琳
手里筇枝七八節,石傍松樹兩三株。
閑來不敢多時立,恐被人偷作畫圖。
《昌化雙溪館下步尋溪源至治平寺》
【宋代】蘇軾
(一)
亂山滴翠衣裘重,雙澗響空窗戶搖。
飽食不嫌溪筍瘦,穿林閑覓野芎苗。
卻愁縣令知游寺,尚喜漁人爭渡橋。
正似醴泉山下路,桑枝刺眼麥齊腰。
(二)
每見田園輒自招,倦飛不擬控扶搖。
共疑楊惲非鋤豆,誰信劉章解立苗。
老去尚餐彭澤米,夢歸時到錦江橋。
宦游莫作無家客,舉族常懸似細腰。
《題瀑布泉》
【明代】羅萬化
千尺飛泉破碧空,白云堆里駕長虹。
此來莫惜躋攀力,須信天關有路通。
《昌化道中》
【元代】王微
照返煙溪樹影斜,千山含翠暮云遮。
年來已自多愁緒,古道無人更落花。
《登玲瓏山》
【宋代】蘇軾
何年僵立兩蒼龍?瘦脊盤盤尚倚空。
翠浪舞翻紅罷亞,白云穿破碧玲瓏。
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巖前巧貯風。
腳力盡時山更好,莫將有限趁無窮。
《龍塘山中》
【清代】傅應驥
山色深無定,須臾易紫藍。
云根時滿乳,龍氣日成嵐。
有句宜留石,無巖不可庵。
神仙橋上望,松外鶴來參。
《西天目山》
【明代】袁宏道
高攀天目西,衣上云霧結。
獨立響水巖,一聽一回徹。
萬壑競雄流,豈與廬山別。
松生玉柱峰,根進石紋裂。
夜色閑虛堂,朝暉亂云闕。
露出萬峰尖,重重青點雪。
《洗眼池》
【明代】駱文盛
洗眼池中水更清,千年遺跡舊昭明。
我來一洗塵中眼,絕勝滄浪幾濯纓。
《送陸鴻漸天目采茶回》
【唐代】皇甫曾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
采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
寂寂燃燈火,相思一磬聲。
《題“臨安八景”》
【明代】許贊
午道臨安忽振鑣,溪山煙景任妝描。
龍潭澄碧經年溢,天目青蔥入望遙。
衲子披云歸凈土,漁翁乘月度長橋。
遠游嘉遁人誰在?文舉幾先不可招。
崒嵂東山空謝墅,蒼茫古冢認錢朝。
觀風愧我諸無補,短賦聊將歲月標。
《千秋嶺上》
【宋代】晁補之
永日倦高躋,盤回四望迷。
松根危抱石,嶺路曲隨溪。
絕頂飛云薄,山腰過雨低。
陰崖不可度,誰此構長梯。
《村家》
【五代】錢弘俶
竹樹參差處,危墻獨木橫。
鋤開芳草色,放過遠灘聲。
稚子當門臥,雞雛上屋行。
騎牛帶蓑笠,侵曉雨中耕。
《西峰二絕》
【宋代】洪咨夔
(一)
西山許邁無人問,只說東山有謝安。
富貴光明貧賤晦,世情從古兩般看。
(二)
折屐棋邊情易矯,捋須箏畔淚難禁。
如何拍手招元放,玉室金堂深又深。
《功臣山》
【明代】唐子呂
功臣山峻勢凌空,春半登臨日正融。
萬瓦人煙歸眼底,千峰錦繡入胸中。
錦溪曲折雙流合,古塔棱層四面通。
醉飲朗吟當去晚,龍燈高照海棠紅。
《雙林山》
【明代】鮑龍
雙林名剎隱諸峰,天目西來一派雄。
卓錫有壇知妙土,傳經無相得禪宗。
春深攜杖從丹鶴,夜靜焚香禮玉容。
了悟此心隨地得,白云深處覓遺蹤。
《山村五絕》
【宋代】蘇軾
竹籬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處處花。
無象太平還有象,孤煙起處是人家。
煙雨蒙蒙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
但令黃犢無人佩,布谷何勞也勸耕。
老翁七十自腰鐮,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
杖藜里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竊祿忘歸我自羞,豐年底事汝憂愁。
不須更待飛鳶墮,方念平生馬少游。
《於潛僧綠筠軒》
【宋代】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用揚州鶴。
《登東天目山》
【清代】鄭蘭谷
翹首高巔畫掩巒,飛泉百折震寒潭。
巇危青莽虬聲落,崖斷蒼苔雪乳含。
天眼互分千佛二,祖燈相濟兩分三。
尋常平地芒鞋遍,已是虛空駕鶴驂。
《於潛女》
【宋代】蘇軾
青裙縞袂於潛女,兩足如霜不穿屨。
角沙鬢發絲穿檸,蓬沓障前走風雨。
老濞宮妝傳父祖,至今遺民悲故主。
苕溪楊柳初飛絮,照溪畫眉渡溪去。
逢郎樵歸相媚嫵,不信姬姜始齊魯。
《克復昱嶺關》
【清代】吳納
(一)
鼓角聲雄隊伍齊,揚兵曉戰昱嶺西。
黃金匣動雙龍出,赤羽旗開萬馬嘶。
露布不煩諸將草,詩篇還為古人題。
少溪春酒甜如蜜,醉臥花陰聽鳥啼。
(二)
萬騎蕭蕭駐碧阿,角弓難敵雨滂沱。
臨危莫道忠臣少,苦戰猶聞壯士多。
已判捐身清海岱,何憂流血染紅河。
兵家勝負尋常事,佇聽關前奏凱歌。
《送客不及》
【宋代】錢惟演
橋闊川長恨已多,斑騅嘶斷隔云蘿。
遙山幾疊迷朱旆,芳草經時駐玉珂。
高鳥可能追夕照,綠楊空自拂微波。
短轅白鼻何由得,目送層樓一雁過。
《登天目山賦示云麾弟》
【后梁】蕭統
白云飛兮江上阻,北流芬兮山風舉。
山萬仞兮多高峰,流九派兮饒江渚。
山苕峣兮乃逼天,云微蒙兮后興雨。
實覽歷兮此名地,故遨游兮茲勝所。
予登陟兮一長望,理化顧兮忽憶汝。
想玉顏兮在目中,徒踟躕兮增延佇。
《行臨安縣圃》
【宋代】洪咨夔
縣勢坡陀樹老蒼,山光明潤客荒唐。
木蘭多露不能濕,檐卜匪風還逢香。
萬事婦姑鳴好丑,百年翁仲領興亡。
九龍堂裹墮宜酒,盧橘來禽日正長。
《對陸迅飲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
【唐代】皎然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日成東井葉,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
投鐺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與禪經近,聊將睡網賒。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
《宿鎮郭望天目》
【明代】韓敬
千山雪盡始通樵,百道泉聲出樹梢。
夢到高峰高幾許,不知一榻在僧寮。
《竹林橋晚眺》
【清代】高春麓
臨流徙倚夕陽斜,圖畫天然入望賒。
遠岫凌霄吞白日,澄波返照浸紅霞。
一虹鎖住千層浪,九水奔騰萬里沙。
滿目詩情題不到,茂林深處有人家。
《安國山》
【清代】張淑郿
天目三支次第生,左支余杭右杭城。
中支逶迤到臨水,九仙玲瓏派分明。
忽作平田十余里,隱隱隆隆兀然起。
起為太廟勢崇嶐,特立當尊眾莫比。
苕水錦水合盤旋,功臣舞蹈朝于前。
石鏡香爐躡其后,俯視皆若兒孫然。
指點錢王發祥處,十錦榮光余古墓。
生能保障死能神,石馬虬松郁煙霧。
《題地名聯》
【清代】方克猷
方元鼓敲到更樓太陽升哉;
藻溪魚躍過橫塘化龍去矣。
《錦溪二首》
【宋代】王執禮
困人天氣近清明,花信風來拂面輕。
屏卻鳴騶成獨往,綠楊蔭里聽鸝聲。
《育蠶詞》
【清代】何太青
育蠶育蠶,惟月之三。浴川三日生意現,暖房密室無人見。一眠二眠至三眠,桑價怕昂絲怕賤。昨日典釵郎意懶,今日采桑妾意堅。妾意郎心都費盡,賣絲不夠買桑錢。
《題昌化石室寺聯》
【清代】方克猷
蕉雨滴銅琴,彈醒英雄幾輩,回頭細想,萬念皆空,說什么金殿才華,玉堂人物;松風鳴竹笛,吹來世界無邊,入耳會心,一塵不染,只贏得沙門演教,石室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