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文,比較有喜感,感覺是大英博物館的故事現實版:“由于長期坐在辦公桌前讀書寫作,經年累月,藤椅下面的水泥地面竟被磨出了兩個大坑,雙腳所及之處竟被蹬出了兩個大腳印……時至今日,閬中干部中還在流傳我的兩個腳印與兩個大坑的讀書故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聯想到這兩天翻的埃里克·卡普蘭的《本書名無法描述本書內容:一場逗你玩的哲學探險》(一朋友告訴我,書名翻譯有誤,英文標題是“圣誕老人存在嗎?一個哲學探索”。國內有些翻譯喜歡抖機靈。然也,類似抖機靈的書名翻譯我已經不止遇到一次了,好在互聯網上有不少朋友回過來指出。只是遇到抖機靈的文字就木辦法了。)這本書,原來感覺正文翻譯得比較好,通俗,詼諧但繞腦……作者認為無論是用邏輯推理還是神秘主義觀點來評判“圣誕老人”的有無都會糾結,唯有幽默才有可能讓我們走出悖論。“幽默能在不反對任何一方的情況下調和這種矛盾。除了邏輯和神秘主義,它是面對矛盾的第三種方法。”看到上面那些文字終于從埃里克·卡普蘭那里繞過來了。
仿一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句子:“時下大談教育的只有兩類人,一類是毫無底線無恥的騙子,一類是非常激動的傻子。這兩類人是絕配,前者負責收割,后者負責奉獻。”
幽默,或許真的是一劑良藥……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