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書法 請勿借用
午后,朋友微信發來這幅字,我見之。昔年舊事,仿若眼前。瞬間,眼淚似斷線的珠子,刷啦啦滾落胸前。
我沒好意思把波動的情緒告訴朋友,等心緒平靜后,才和朋友和緩地聊著天。
朋友告訴我,他已練了大半年書法了,可最近老是原地徘徊,長進不大,有些焦慮。
我說,半年就有這樣的成果已經很了不起了。對自己要求高是好事,可書法藝術貌似是個慢功夫,需要文火慢熬,急火攻心,欲速則不達呢。
我也深知朋友知曉這一點。
人都是這樣,說起很多道理都懂,可真正躬身踐行時,屬實艱難。
朋友又八卦說,這段文字應是弘一法師所寫,而非李叔同。
我說,看文字內容,大抵如此吧。
最早知道李叔同,是源于他那首著名的《送別》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第一眼見這首詞時,我就非常喜愛,它的意蘊和藝術手法都和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卻又具截然不同之意趣。
后來順著大師的藝術作品又知道了他的另一重身份,弘一法師,以及他的這一身份背后的那些傳奇故事。
比如他那美麗婉約的日本妻子。
據坊間傳說,在得知他出家后,他年輕美麗的日本妻子曾急急尋來,與大霧彌漫的凌晨時分泛舟徘徊于西湖湖面上,想與他見最后一面。
可此時已身為弘一法師的大師卻避而不見。
大師的決絕,令人唏噓。
那位哀婉的美麗婦人最終也只得跟隨美麗西湖的迷離晨霧隱入塵煙。
在那時那樣的時代,女人的世界只有男人,而男人的世界就是世界。
還好,如今這樣的時代,貌似,已不再如彼時那樣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