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愛的權利和向往。有人這樣說:“我愛我家。”有人說:“愛孩子,愛父母。”如果只能單選,你選什么?金錢,地位,榮譽還是?
有人問我:“你愛什么?”我說:“我愛自己,因為愛自己才是幸福的開始。而愛別人是幸福的延伸。”
上學的是總記得“吃魚頭的故事”。說的是媽媽為了孩子和家人。欺騙孩子丈夫,自己喜歡吃魚頭,不喜歡吃魚肉。把魚肉全給家人,自己吃沒什么肉的魚頭。只是不想浪費,想讓他們吃的更好。
她和老公是自由戀愛的。因為老公比自己優秀。她沒有安全感,每天都圍著他轉。后來有了孩子,天天圍著孩子轉。
從不打扮,也覺得沒必要。出去買菜還穿著睡衣。有時,她教育孩子要懂禮貌,穿著講究。孩子居然說“你自己都被爸爸說,出門穿睡衣。說完得意的哈哈直笑。”她頓時心酸與無語,自己天天疼愛的孩子也嘲笑自己。
她覺得很委屈,夜里哭的很傷心。自己白天帶孩子,做家務。晚上很晚睡覺,有時候還被數落沒上班,形象不好。她覺得自己為這個家付出很多。沒有人體諒也就算了,連孩子也不喜歡自己。
那段時間焦慮,抱怨填滿了她的生活。三天小吵,五天一大吵。老公也說她作,說她任性。她常說的話:“我為這個家付出了所有,整天孩子家務。而你除了上班什么都沒做。”
后來覺得沒意思,想離婚了。想想,自己也沒勇氣。哭著,找了身邊的朋友傾訴,朋友都覺得她太累了。建議她應該多休息,放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沒多久,婆婆過來正好帶孩子,自己也輕松多了。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朋友帶著她,開始買衣服,做頭發,給她買了幾本書,關于婚姻,關于時間管理。并要求她每天堅持看,要做筆記。并且,第二天分享給人聽。
漸漸地,她發現自己愛笑了。沒事還自拍發朋友圈。回想一個月前的自己,空間都是曬老公,曬孩子。唯獨沒自己的。現在,自己情緒好了。生活也開掛往上升。孩子也不反感自己。和老公吵架也沒有了。婆婆還夸自己會穿著打扮。
另一個是L小姐,第一次見面就兩個字:精致。
她是一個兩孩子的媽媽。大的兒子上初中,小的女兒3歲。三歲的孩子也是自己帶,光從她的打扮怎么也不會相信,她竟然是兩孩子的媽媽。還全職在家沒上班。事實上,她30好幾了。
老公聚會什么都得帶上她,每次都會覺得很有面子。她是全職寶媽,卻總讓人以為是職場麗人。她喜歡的衣服老公也不會不愿意給她買。
她每天除了帶孩子,做家務。還堅持瑜伽和跑步。每個月還參加讀書會。各地的書友一起暢談,遨游在書海中。穿著打扮得體,在家從不穿睡衣走來走去。甚至,出去買個早餐也要化個妝再出門。
全家人都覺得很幸福。兒子尤其喜歡媽媽去學校,因為媽媽顯得年輕會打扮。同學和老師都夸獎媽媽有氣質。他覺得很驕傲有這樣的媽媽。
當有人問題為什么過的這么精致?她的回答是:“房子可以是租來的,生活卻是自己的。自己必須愛自己,才是幸福的開始。”
愛,不是依附于任何人。不能把所有寄托他的身上。好的愛是兩個人同步,共同進步和學習。這樣的愛情才能長久幸福。
正如,舒婷在?致橡樹?說: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