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活法》這本書很多人都聽過,因為很多老師都會講到它的作者——稻盛和夫。一個創造了兩個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家,同時用了一年的時間讓破產重建的日航扭虧為盈,并創造了日航歷史上最高利潤,也是當年全世界航空企業中的最高利潤。
就簡單看這幾件事我們就不由得對這個人肅然起敬,而《活法》這本書就是他用自己的經歷闡釋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可以作為我們人生態度的啟蒙書。
書中有大量的故事和案例,我們閱讀起來是挺流暢的。同時因為都是自己的感悟,也因此每一篇文字的結構性并不強。也因此記錄下我收獲最大的幾個點。
一,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提升心性,磨煉靈魂。就是當我們即將離開的時候可以說,我的靈魂比生的時候更加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
我們處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根本很少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更別提磨煉靈魂了。只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越是浮躁的世界里,我們越需要有個根在心里。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被社會所帶跑。
有的人可能覺得提升心性,磨煉靈魂,這有點扯。但如果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和離開這個世界的樣子來看,這就顯得那么合理了。
1.生活處處是道場。
而這句話看似那么高深,但它卻可以在生活中的每一刻見識到。比如哪天你回家太晚了,老婆很生氣地說:這么晚才回家,你是不是到外面找女人了。其實你是因為生意應酬才這么晚的,心里正憋屈著,被這么誤解,心里就更老火了。于是甩手就是“啪”了一個耳光。于是一場內戰爆發了。
而如果我們踐行自己的人生意義,或許在內心發飆前一秒,你可能停下來,然后告訴自己“阿彌陀佛,感謝老婆的質疑,提升我心性,磨礪我靈魂的機會又到來了。“于是你笑著對老婆說:“老婆,對不起,沒有多空點時間陪你,晚上為了生意去應酬了,我周末陪你去逛街好么?”
看到這,你可能會說:別扯了,一般人哪里做得到。是呀,如果能夠輕易做到,人生還有毛線意義。
其實人生處處是道場,處處需要提升心性,磨礪靈魂。比如公交車上別人不小心踩你一腳,職場中對于工作的態度,家人之間的相處……
2.用行動踐行人生意義
人生意義說起來容易,卻需要我們用一生去踐行。比如具體到生活的每一天就是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天都在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實的行動,誠懇地修道。
正如西方有句諺語說——比完成活兒更重要的是完善干活人的人格。
寫到這里,突然覺得我們每天干活似乎不僅僅為了生存,為了獲得報酬,為了得到領導認可,為了取得成績,從某種角度看我們可以通過每天的行動來提升我們自己的人格。而當下就是最好的成長的時刻。
二,人生的套路——單純的原則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也有介紹,以原則為人生指南的各種優勢。只是我們慢慢地懶得靜下心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準則是是什么?我把它們成為人生的套路,不是技巧,是那些經過歷史檢驗和驗證過的真理。世界變化很快,他們是不變的,我們處在飛速變化的世界之中,更需要它們讓我們獲得內心的平靜。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信念。
以前曾想過自己有哪些堅信不移的信念呢?比如功不唐捐(佛家用語),就是你的付出不會白費,類似天道酬勤,也因此它能讓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更加堅定。
其實那些最純真的原則我們都懂,朋友圈也時常看到。只是缺少踐行,尤其是是持續地踐行。寫到這里,自己也有點汗顏。而稻盛和夫只不過把自己內心的準則踐行到底罷了。
比如有件事給了他觸動,有次上班,公司的車接送,他想反正順路,就打算讓自己的老婆也一起過去,結果她老婆回答說:“如果這車是你自己的,我可以搭,但這是公司的車,我就是公車私用。你說過這是不允許的。”稻盛和夫聽完后,突然意識到知易行難呀。
關于這一點給我的啟發是,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慢慢總結出屬于自己的人生準則,然后接著去踐行。這些準則最好是將其記錄下來,并且認真思考,為何自己會有這樣的準則,又該如何去踐行。當然也可以網上搜一大把,只是沒有自己的體驗那些準則很有可能就是天上不經意間飄過的一朵云彩,沒有神馬卵用。
三,思維模式的改變
人就是思維的產物,而我們也時刻受著自己的心智固有的心智模式的影響。只是因為思維它是無形的,我們很難看到它的樣子,唯有我們通過事情,語言和文字才能夠看到它的存在。這也是為我們需要時常照看自己的思維,而三省吾身就是一種察覺思維,改變思維的過程。
在書中,稻盛和夫分享了一個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并且思維方式具有正負性,也就是說它可能完全可以顛覆結果,比如你很有熱情,很有能力,如果一旦思維方式出了問題,走進了歪門邪道,那人生就報廢了。
我想人生的意義很大程度就是在提升自己的思維方式,也因此每天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時間,和自己的靈魂說說話,相信會讓我們每天都有所進步。
四,以利他心度人生
稻盛和夫在65胃癌手術后,進行了2個月短暫的出家,他修行化緣。大冬天穿著破草鞋,腳被柏油路磨出血,身體就像是用舊的抹布一樣,破碎萎縮。
他每天數小時的托缽化緣,有天路過一個公園,一老婦人正打掃衛生,看見到,連忙跑到了他的跟前,很自然地,輕輕地把500日元硬幣放進他的化緣袋中。
在那一刻,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動流遍了他的全身,心中充滿了幸福感。一個生活并不富裕,卻毫不猶豫,沒有一絲傲氣地給自己施舍。這是一棵多么美好,純凈的心。
后來稻盛和夫把它稱為:敬天愛人。并且自己的成功也大一個原因就是來自這樣的企業文化。就像我曾聽過一個企業家分享自己的經驗。他創立14家企業,并且是多家企業股東,每天卻只需要工作三四個小時。為毛線能做到這樣?
因為他盡可能地去幫助他的員工,尤其是管理人員,而他的管理人員都有種感覺是如果自己不好好工作,就對不起自己的老板。這樣的企業發展不好也難呀。
我想利他心并不是一定要求我們為別人,為社會做出多少貢獻,付出多少,我想如果我們在自我成長的路上能夠多為別人著想,少給人添麻煩,那就很不容易了。
結束語:用語言來寫這本書的閱讀感悟很蒼白,文字看起來很容易,但其實做到如何一點都不容易,更何況是用一生去做。但盡管如此,依然需要我們去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