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會場,熱鬧的舞臺。一年的結束,好像總是需要充滿儀式感才能更好的結束以及開始。
有時候,我更像個怪人。班級里的新年晚會,若隱若現的閃光燈,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讀完這本書,心里不免一陣唏噓。同班的女孩遞來一根橘色的螢光棒,看著同學們歡笑的場面,其實生活很美好!
2017年給自己定下的計劃,讀完50本書。隨著年末將至完成目標。說實話,書讀完了,吸收的效果卻并不如想象中的好。便暗暗在心里許諾,2018年要寫書評,為了更好的吸收。
13種愛情,13個悲歡離合的故事。跟著微笑,跟著落淚。
一字一句讀完,腦海里回蕩的都是三毛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濁;水多了,泥稀;不多不少捏成倆個泥人——好一對神仙眷侶。
文人的愛情總是格外敏感,總是受不了生活的材米油鹽醬醋茶。追求精神的需求忘記了愛情本身便是由各種復雜的因素組成。
于我而言,真正組成愛情的,從來都不是那些嘴上說出來使人心跳加速的情話,而是你愿意起個大早為他做一頓早餐,他愿意半夜醒來的時候為你掖掖被角。彼此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就如錢鐘書與楊絳先生,就如那句:在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在遇到你之后我結婚沒有想過別人。多大的磨合與寬容,才能做到如此地步!
誠如,愛情里受傷即是家常便飯,就如張愛玲與胡蘭成。那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那句愿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皆是因為喜歡,句句出自肺腑。
故事的后來風流成性的胡蘭成一次一次傷掉女神的心,而決絕的張愛玲依然選擇深愛,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出手幫助,在他生活轉好的時候悄然而退。
我羨慕這樣的女子,愛的深情,愛的認真,也愛的不至于失去自我!
在這里,我更想說一下現代人的愛情觀。
網絡上爆紅的一句話:愛自己七分,愛別人三分。有道理嗎?有道理。我始終覺得先學會愛自己,才有余力愛別人。
愛情來臨的方式有一百種或者一千種。而結局不外乎兩種,幸福或者不幸福。
我們猜不到結局,也做不到控制好自己的內心!
愛情,一直都是一個美好的詞匯。它也足夠配得上所有的深情,更多的時候其實是我們辜負了愛情本身。
愛需要適中,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
愛很復雜,同時又簡單的不能再簡單。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愛的時候全心全意去愛。不愛了便不去糾纏,祝彼此一切都好,現世安穩!
最后祝你我都能擁有適中美滿的愛情,因為愛情本身,就是圓滿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