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原生態(tài)家庭
張愛玲,這位民國時期轟動文壇的才女,曾經(jīng)也沉寂了多年,直到1990年《滾滾紅塵》、2007年《色.戒》等影視劇相繼播映,以及2009年自傳體小說《小團圓》出版等,重新掀起解讀張愛玲熱潮,那位高個、清冷、凄涼的一代才女以她豐富曲折的經(jīng)歷,帶著她的文字,鮮活地朝我們走來。
張愛玲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出生在上海,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李鴻章的長女,可謂系出名門,只是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因為改朝換代等原因已沒落。張愛玲從小學(xué)習(xí)繪畫、鋼琴、英文,好讀書,這給今后作為才女的形象奠定了基礎(chǔ),當(dāng)然,她最出名的是她的富有靈氣的文字。
有分析認(rèn)為,因為從小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張愛鈴極其敏感、孤獨,極其自尊又自卑,所以,她能夠比較完整的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只有文字,可以引人注目的也只有她的文字。
父親是舊式人物,風(fēng)流成性,嫖賭毒無一不沾,還很暴力,有次因為張愛玲得罪了后母,被父親關(guān)在黑屋里,還差點被打死,那種無助、恐懼和絕望可想而知,心理的陰影估計也是難磨滅的。
母親,雖是小腳女人,卻是受過五四新潮影響的新派女性,漂亮有文化,會一口流利的英文,思想西化,獨立、自我,在張愛玲四歲時,就因為不滿意婚姻出走英國,成為中國第一位出走的“那拉”,但是這讓張愛玲的母愛也缺失了。后來,母親回國,雖堅持給予她洋式教育,卻不懂得如何去關(guān)愛女子。一天,張愛玲興高采烈地將將老師佛朗士給她的800元獎金遞給母親時,母親只是隨意一放,沒有一絲驚喜和一句鼓勵,還干脆在牌桌上直接輸?shù)簦踔敛豢伤甲h地認(rèn)為女兒是通過和老師的肉體交換得到的,這件事讓張愛玲感到十分的挫敗和羞恥。
或許因為這些經(jīng)歷,張愛玲小小年紀(jì),就學(xué)會了用一種極其冷靜、犀利、冰涼的筆觸來寫愛,寫人間冷暖,后人形容:她的筆下何曾寬恕過誰。
張愛玲的三段愛情
張愛玲,小小年紀(jì)就懂得“出名要趁早”的道理。1942年,她開始發(fā)表各類影評、散文、小說,《色.戒》、《創(chuàng)世紀(jì)》、《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封鎖》、《半生緣》等相繼問世,聲名雀起。這些作品中《封鎖》很特殊,胡蘭成正是因為看到這部小說,有了拜見張愛玲的強烈愿望,在他的堅持下,張愛玲見了胡蘭成。金庸在《射雕英雄傳》里,說到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這里變成愛玲“一見蘭成傾盡一生”。
張愛玲被人知曉的愛情共有三段,相關(guān)的男人分別是胡蘭成、桑弧、美國人賴雅,但是這三個男人或傷害,或逃避,或拖累,使得她的愛情如風(fēng)雨中的落葉,飄搖不定,一生欠安。
(1)低如塵埃的愛情
對于張愛玲的愛情,常會浮現(xiàn)這么幾幅畫面:
第一幅畫面:上海南京路常德公寓里,張愛玲和胡蘭成相依在一起,你儂我儂,一幅小女人的模樣,正如她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那句家喻戶曉的話:遇見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歡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相信,那時的她是有過幸福的。
可能會情不自禁地疑問:23歲的張愛玲風(fēng)華正茂,稿酬豐厚、經(jīng)濟獨立,為什么要去愛一個大了她整整十五歲,有過三次婚史五個孩子的老男人。但其實,胡蘭成真的只是渣得一無是處嗎?事實求是講,胡蘭成長得溫文而雅,相貌堂堂,而且能言善道,才華橫溢,也是當(dāng)時文壇一大才子。
張愛玲,先寫了愛情,只在文字里參悟著愛情,并無實際經(jīng)驗,不偏不倚的,胡蘭成出現(xiàn)了。一個有著成熟魅力的大叔,情場老手,有經(jīng)驗,懂女人,最重要的一點,同樣作為文人,他十分懂得張愛鈴的文字,懂得欣賞她的才華。自古高冷的才女,所求的何償不是一個“懂”字。于是,張愛玲義無反顧地去愛了,對他是完全傾心,沒有任何條件。
雖然他許她“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而事實上,胡蘭成給了張愛玲漢奸老婆一個人人唾棄的身份,最糟糕的是到處留情,在胡蘭成的散文體自傳《今生今世》里,他可以提及的女人就有8個之多,未提及的呢,不得而知。胡蘭成對女人一樣的懂得,一樣的所謂“愛惜”,他說“世上的女子都是好的。”他在贊美張愛玲的時候,也一樣的贊美著她的好朋友炎櫻;甚至與張愛玲在一起時,還偷偷與她的好友蘇青密會,被張愛鈴撞個正著。
與張愛玲同時存在的女人,還有胡蘭成去武漢辦報時,認(rèn)識并同居的17歲護士小周,以及1945年日本投降,胡蘭成因為漢奸身份逃亡到溫州同居的寡婦范秀梅。1946年2月,張愛玲從上海尋到溫州,明明是妻子,胡蘭成卻在范秀梅面前稱張愛玲為表妹,才女的委屈難以名狀。這里有個細(xì)節(jié),張愛玲幫范秀梅畫像,畫到一半畫不下去了,因為,畫著畫著,竟畫成了胡蘭成的模樣,張愛玲覺得,他們才像夫妻,自己倒像個局外人。
張愛玲因為文人的清高,做法和胡蘭成最后的妻子,黑邦頭子吳四寶的遺孀佘愛珍大不相同,佘愛珍潑辣實際,舞刀弄槍,不在乎胡蘭成的酸腐味,懂得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把浪子收拾的服服帖帖,相伴到老,不敢再沾花惹草。張愛玲則心灰意冷地離開了。
第二副畫面:一個女子一人在雨中,撐著傘,面對滔滔江水,泣不成聲,路人并不知曉,她就是才女張愛玲,她撕裂般的嘆息:“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她痛苦的寫下了這封絕交信,還送上自己辛苦得來的30萬費,仁至義盡地斬斷了與胡蘭成的愛情,但愛情的傷害如她自己描述的那樣:痛苦依然轟轟烈烈。
(2)有緣無分的愛情
胡蘭成之后,張愛玲碰到了電影導(dǎo)演桑弧,一位同樣極具才華的謙謙君子,內(nèi)斂、清白、專一,張愛玲寫劇本,他拍電影,合作的作品有《不了情》、《太太萬歲》,看起來應(yīng)該是很和諧,盡管世人因為他們兩人的沉默,都以為那只是友情。但在《小團圓》中,桑弧化作那位叫燕山的男子,人們才得知,這是一段如冷泉幽咽,如雨意闌珊的愛戀。胡蘭成留給張愛玲的情傷,漢奸前妻的罵名,讓他們變得小心謹(jǐn)慎,無法承載,只好逃避。但是,張愛鈴是愛過他的,愛的膽怯,甚至有些自卑,她說:“世上再也沒有人像我這樣喜歡你了!”
第三幅畫面:一位初戀少女,面對高于自己的愛人,愛而不敢,只有默默的流淚,任愛人離去。這份無奈,張愛玲是這樣形容的:“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下雨才不來,不是因為,你對我沒那么愛。”1952年,新中國成立不久,張愛玲去了香港,這份愛也無疾而終,兩人沒有再見面。
一生很長,長到總以為還可以相見,一生很短,短到一轉(zhuǎn)身就一輩子,也不得再見。
(3)相濡以沫的愛情
張愛玲從香港輾轉(zhuǎn)到美國后的日子,可以說是狼狽不堪。雖然在1955年,她發(fā)表了英文小說《秧歌》,但是英文作品遠(yuǎn)不及中文作品有影響力,無法維持生計。36歲的她認(rèn)識了65歲的美國三流作家賴雅,這是一段年齡相差更懸殊的愛情,張愛玲說:“我比較喜歡年長的男人”。人們的理解是:她自幼缺少父愛,從心靈深入渴望一種父親般的親情之愛。
幾個月后,張愛玲懷孕了,兩人因為無法負(fù)擔(dān),只好選擇墮胎,在《小團圓》中,張愛玲表現(xiàn)出自身也是不喜歡小孩的,她怕最后變成和母親關(guān)系那樣報復(fù)自己。婚后僅兩個月,賴雅就中風(fēng)了,張愛玲照顧了10來年,心力交瘁。她拒絕交際,和閨蜜蘇青、炎嬰也不再來往,深入簡出,到死,孤苦一人,身邊無任何親朋好友。賴雅,張愛鈴最后的男人,拖累了她,依舊沒法給她安穩(wěn)的日子。
最后的畫面:1995年9月8日,在大洋彼岸,加州洛杉磯那間小小的破舊的公寓里,她在幾個紙盒堆成的書桌上寫著寫著,寫不動了,把干癟的身軀倦縮在沙發(fā)上,如一顆微弱的火苗,風(fēng)輕輕一吹,就熄滅了,悄無聲息。一周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一代才女,就這樣,真的枯萎了。
一聲感嘆
世人驚艷張愛玲的才華,嘆息她一生飄渺無處安放的愛情,傾其一生的付出,結(jié)局悲慘,這樣的愛情值得嗎?張愛玲說“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你應(yīng)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張愛玲,凄涼的人生是時代造成、性格所致,還是應(yīng)了那句“世間但凡奇異的女子,總會有奇異的經(jīng)歷,世俗的愛情和她曠世的才華總是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