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閱讀旅程中,見證了松子生命中陽光燦爛的日子,也一同經(jīng)歷過每一次命運的打擊。
01 被嫌棄的松子:為什么被嫌棄?
“為什么”——這是我們問了松子一生的問題,也是松子一生在問的問題。
為什么要替龍洋一頂罪?為什么要為徹也去做土耳其女郎?為什么當(dāng)了岡野的情婦?為什么不和赤木一起去北海道好好生活......
松子有太多“為什么”讓我們想問她,就像我們剛剛翻開這本書時想問的那一句:
為什么會被嫌棄。
表面上看,她老了,她也好像有點精神不正常,鄰居們都嫌棄她,所以她被嫌棄;
她的一生都在討好別人,從來沒有因為自己而做出選擇,所以她被嫌棄;
她為了愛情可以放棄一切,包括自己的好姐妹和生命,所以她被嫌棄。
她似乎總是被嫌棄著的,在家里父親總關(guān)照著生病的久美;在一次次的戀愛中她總是被丟棄的那一個;就連朋友,也在因為男友的大吵之中棄她而去。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一切未嘗不是松子自己造成的。從為了不讓父親難堪,她選擇了逃離開始——為了各種不同的男人,她花盡了一生來討好。
很多人曾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去解讀過松子,誠然,松子的人生確實是很好的精神分析案例。
但當(dāng)我們以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去閱讀松子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就像書中澤川對笙說的那樣,松子也是普通人,她做的決定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做。
松子的人生沒有那么多心理學(xué)原因,她只是按著她愿意的方式生活,就像我們每一個人選擇的自己的人生一樣。
在故事的末尾,松子一個人住在東京,面對著空無一人的墻邊大聲質(zhì)問每一個人。
她問了一個又一個的為什么,為什么要傷害她,為什么要離開她,為什么讓她一個人留在這里。但沒有人回答她。
大概就是這些為什么,組成了松子會被嫌棄的原因:
為什么,要那么用力地對每一個人付出。
02
松子的一生:一生都在尋求肯定
松子愿意對每個人付出,最重要的在于她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
從小,松子在家中的愛的缺失讓她認為,她只要優(yōu)秀就可以了。
發(fā)現(xiàn)抓父親頭發(fā)會讓他開心,她就一直抓父親的頭發(fā);為了讓父親滿意,她順著父親的意愿讀文科留在家鄉(xiāng)做中學(xué)教師;松子離開家,最大的原因就是從小優(yōu)秀的她居然被開除了,父親會對她失望的。
這種努力讓自己做好,從而讓別人肯定自己的態(tài)度,是影響松子以后的很多選擇的關(guān)鍵。
她總是認為自己把一切做好,別人就會認可自己。
她在超市當(dāng)收銀員,工作得到贊賞就會很開心;在“白夜”做土耳其浴女郎,排名也要爭到第一;表現(xiàn)的最為明顯的是在獄中的時候,她甚至不去為自己的冤屈平反,而是學(xué)美發(fā)做到第一名。
就是這樣的松子,才會讓我們覺得更加心疼。
她從不去問原因,也不去思考這件事對自己而言是好還是不好。她有著難以想象的自我愈合能力。
不管發(fā)生什么事,她從不會反思自己做的怎么樣,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她只是知道了接下來要去做什么,然后再次一往無前,頭破血流。
她迎接龍洋一出獄,像往常一樣她做好能做的一切,把自己打扮整潔在家里做好龍洋一喜歡的飯菜。
她記得龍洋一的誓言,那是龍洋一的“認可”,卻被龍洋一丟在清晨。這次她問出了為什么,卻也把自己問入了自暴自棄的深淵。
一直相信的,只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就對了??蛇@個辦法為什么失效了呢。
松子問不出答案,她只知道這個方法行不通了,于是她的人生也失去了意義。
如果你還記得,在與澤村的談話中,松子曾經(jīng)說過,她覺得最自在的時候是在“白夜”當(dāng)土耳其浴女郎的時候。
雖然不是正當(dāng)?shù)男袠I(yè),但那是她自己選擇的,并為之努力奮斗的職業(yè)。在那里她結(jié)識了綾乃、赤木。是她最懷念的時光。
松子第二次產(chǎn)生這樣為了自己而決定的時候,是澤川給她名片,她在家中發(fā)現(xiàn)自己還可以重新做美發(fā)師的時候??上н@次命運不再眷顧她,她的生命也終結(jié)在那個夜晚。
或許,這是命運給松子開的玩笑,如果她沒有死,經(jīng)歷過反思的松子,知道自己將為自己而活的松子,或許會迎接不被嫌棄的人生。
但沒有或許了。
03
電影用較長的比例介紹了松子的童年,而松子討好父親的方式從“抓頭發(fā)”變?yōu)樽龉砟?。在后來松子人生中很多重要時刻,她都會做這個鬼臉。
父愛的缺失讓她想要一種“施舍的愛”,因此她通過做鬼臉來讓父親開心。之后在人生的關(guān)鍵時刻,她對愛的渴望也往往從這個鬼臉中體現(xiàn)。
電影還強調(diào)了初戀徹也對于松子的重要性,徹也用最喜歡的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作為遺言。
在人生的最后,松子也在墻上寫著這句話。小說中,殺死小野寺之后和在面對驚慌失措的龍洋一時,松子都曾想念過徹也。
可以說,因太宰治而相戀的徹也。是松子一生中唯一一個心靈之交的戀人。
電影與小說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電影中沒有提及赤木經(jīng)理對于松子的愛。
在小說中,作為唯一一個讓松子在絕望處還仍存希望的人,在選保人時想到的人,在與龍洋一想象逃離時會見到的人,卻沒有在電影中出現(xiàn)。
赤木經(jīng)理對于松子的愛,讓松子感覺到了如父親一樣的慈愛。他會給她人生的道理,也會給她溫暖的依靠。
但松子選擇了拒絕。或許連松子也不知道為什么拒絕。
但小說中的松子遇到的世界有善良有陰暗,她在面臨一個個問題時艱難選擇了自己的人生。
她渴望愛情,所以她的選擇都忠于愛情。她希望有一個人可以好好地愛她。因為渴望,她顯得懦弱;但也因為渴望,她所有的一切都顯得神圣。
龍洋一最后說,神是愛,是原諒不該原諒的人。
龍洋一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他說這一切都遲了。我們很多人也都難以做到,原諒不該原諒的人,那是有多么多的愛,才可以完成的寬容。
但松子做到了,這是她在每一個決定之后全力付出的結(jié)果。她不知道命運會給她什么,但她只有確定了自己好好努力過了,她才會不后悔那個決定。
就像每一個你我,在不確定的未來前,搖擺不定地落下那顆棋子。
不管它是對是錯。
起碼對于松子而言,這絕對不是被嫌棄的一生。
就像澤村的那句:“松子也是一般人啊,她也會做愛也會拉屎,她也會愛人也會傷人?!备S著笙了解松子姑姑的過程中,你是否也在逐漸讀懂自己?松子的人生不僅僅是她自己的人生,和我們每一個讀者或許都會有重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