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迷茫和彷徨,不知道未來在哪兒,不知道人生的方向。
我們懷念著過往歲月的美好,學生時代的青澀和甜蜜總是縈繞腦海,可時光冷酷,歲月流轉后便不再回來,抓不住的時光,留不住的過往,只能雕刻在記憶中,在時光飛逝斗轉星移中漸漸模糊。
我們擔憂未來,我們杞人憂天,沒有人知道未來到底如何,沒有人知道明天我們會在哪兒,生活中沒有真正的預言家,也沒有所謂的知更鳥女孩預知生死,所以未來雖可期,但也充滿了未知和不定數。過多地擔憂未來,無濟于事,對于未來沒有絲毫的促進作用和幫助。
過去不復返,未來不可知,所以我們也只能活在當下。
每一個人都有惰性,每個人在面對當下的困難時都會想要逃避,當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圍或者費腦子的事情時,總是想糊弄了之。糊弄,表面是似乎是忽悠了別人,簡化了自己的負擔,但實則還是坑了自己。
這一年來,我在工作上和學習上也有極大的惰性,工作10年來一直抱怨自己無一技之長,無專業深度,膚淺至極。雖抱怨,雖一直抱怨,但卻始終停留在膚淺的層面沒有絲毫的改觀和改進。其實根源還是在于自己的懶,懶得思考,懶得做,懶得學習,對工作完成就好,不會思考更多更深入,對學習也是如此,看了就好,不會努力記憶或者深入思考。
在上英語課,可卻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無法完成,或者經常完成得不好。
年度重點工作計劃推進,是否真的卓有成效,是否真的都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
在做的運動,是否做到了極致,動作是否都完全做到位。
糊弄別人其實都是表像,糊弄自己才是真實。
偶然間覺得,其實我們每天想過得真正有意義,無非就是“認真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
比如,上英語課就認真地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要走神,不要玩手機,課后非常認真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認真復習并且認真預習。只要足夠認真,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從英語課中受益。
比如,對于每一項工作都認真思考,認真完成,嚴格執行,堅持原則,保質保量。認真做的每一項工作都會給我們帶來進步和成長。
比如,邊陪伴孩子邊玩手機的結果是即煩躁又沒有給孩子有效的陪伴,而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陪孩子時就認真地陪,專心陪他做游戲,專心和他聊天,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重視和尊重。
再比如,運動時就專注運動,將每一個運動動作都做到位,不需要做給別人看,只需要做給自己看,因為每一滴汗水都是流給自己的,運動帶來的收益是自己真實的獲得。
想要提升生活質量,想要快速成長,想要過得有意義有價值,不是天天空想,白日做夢,而是要實際地認真地去做。
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你最大的問題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想得到,并且都做得到,才是讓人生豐滿,讓自己沉淀成長的最好方式。
彷徨,反思,迷迷糊糊的人生,在本該有所成就,本該有專業深度和思考深度的年紀事事一般,偶然發現,與其抱怨所謂的不公,還不如腳踏實地“將當下的每一件事做好”。
如此簡單的生活之道,卻并不真的簡單。
從現在起,認真對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我知道不簡單,我知道還為時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