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和《為何家會傷人》同時買下的,看完《為何家會傷人》后,我感觸蠻深刻的,在我的簡書上也有關于《為何家會傷人》的讀后感,如果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翻看。各位朋友最近過得好嗎。最近工作的事特別多特別雜,在忙于工作之余還要忙于自己的生活,雖然累,但是快樂著哈哈~加上昨天剛剛決定準備備考,感覺自己在即將到來的10月也是沒辦法停下前進的腳步的~。就算再忙,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抽出時間看書、寫書評和鍛煉身體。所以,趁著9月的最后一個周末,寫下這篇關于愛的文章。
如果在愛情中,如果你感到受傷,不妨看看武志紅的《為何愛會傷人》。書中提到,雖說伴隨著相愛中的男女攜手步入婚姻殿堂,愛情似乎升華為了親情,但是愛情,不該只存在于戀愛中的男女之間,婚姻中也該保有愛情。只是戀愛中的愛情和婚姻中的愛情有所不同,若對這兩個層面愛情維度的變化沒有心理預期,大抵難逃受傷之感。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就像舊時洞房花燭夜新郎掀起新娘的紅蓋頭,就像撕開精美的禮品包裝看到禮物本身,隨著從約會相戀到朝夕相處,我們漸漸看到了對方的真實存在。而真實總不如幻想來得美妙,好比你以為是朱砂痣其實是蚊子血,你以為是白月光其實是白米粒。我們通常不會自省,也不愿接受,而是本能地去譴責對方為什么不是最初呈現給自己的模樣。
? ? ? ? 這本書的魅力就在這里,讓我們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理性看待我們曾有過的言行。在書中的大量案例里,似乎都能看到我們的影子,眾多案例中更不難發現,我們會找到一顆樹的成長規律,會了解一個人的成長軌跡,卻往往忘記關注情感的成長;一如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有根源可尋找,情感也一樣有其成長發育的基石,我們的每個看似無理的決定和選擇,都可在這基石里找到緣由。三歲為何能看到老?真的是因為童年對一個人的一生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的很多行為和性格都源自幼時的經歷和成長環境,給我們留下的烙印;造就現在的我的,不是別人,而是那個過去的我。正如武志紅老師在書中所說,每一個人際關系中都充斥著大量的投射與認同,投射出的就是我們在年幼時候所處的家庭環境,給我們呈現出的被我們認同并刻進我們潛意識里的親密關系處理模式。很多時候我們建立親密關系,不是為了愛,而是用我們自己建立的親密關系來投射我們的童年,用行動來認同我們對童年經歷的認可。曾經讀到一段話,大致意思是說,家庭教育是否成功最直接的體現是孩子成年后的婚姻關系是否良好。現在看這句話,醍醐灌頂。不管是將自己代入案例中,還是根據案例看身邊親近的人,不難發現,當我們在戀愛中或有了自己的新生家庭后,在這種新建的親密關系里,我們都在無意中復制著我們的童年。書中提到父母分三種:第一種,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批評你;第二種,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忽視你;第三種,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鼓勵你。最好的父母就是這第三種。“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這一點在他們越小的時候會有越好的效果。如若在年幼的時候,在健康良好的家庭模式里給孩子足夠多的愛,孩子成年后在建立新的親密關系時投射的便是良好健康的愛。如果童年已不完整,那就需要強大的自省意識,去發現深藏在成長歷程中給自己戴上的枷鎖。在自省中發現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是解決問題的開始,埋怨、憤怒的情緒其實一點用都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想辦法去化解,更重要的是想辦法不再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困境。生活的基調保持樂觀開放,人才會往前走,才能看到美好的事物,接近幸福。這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你回到過去去尋找自己在愛中的種種問題,也希望自己不斷地去認識自己,認識別人,學會愛與被愛。
我想每一對相愛的男女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從陶醉到幻滅,從期望到失望。若能正確對待,許能如上所言。若執迷不悟,只有勞燕分飛、分道揚鑣、一別兩寬。之前結婚之前,看過一本《幸福婚姻法則》的作者溫格·朱利在書中概括了”一大原則”、”三大定律”、和”五大共識”,然而該書最經典的卻是被印在封面上的該書代言人——在離婚率不斷攀升的美國,婚姻維持了78年的夫婦之101歲的妻子格溫的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而就在收到該書提綱的前一天,格溫夫婦之間還發生了一場爭吵。所以爭吵之類的不美好也是愛的一部分,或者說傷害也是愛的一部分。如何規避,在于我們如何經營。我們總把希望寄托在對方身上,希翼從對方身上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其實”幸福在于內心的和諧,而外部世界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展現,那么我們可能會發現,原來答案就在自己身邊,就是那個和我們一直廝守著的伴侶。”所謂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與其懷疑對方是不是那個正確的人,不如通過對方照見我們自己。
正如正如書中所說: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質。如果有人讓我就“該找什么樣的戀人”這一點提建議,那么我要提的第一條建議是,一定要找一個有自省能力的人。如果一個人缺乏自省,拒絕自省,那么,他的那些看似美好的做法中,一定藏著危險的潛意識。
? ? ? ? 共勉,希望看著這篇文章的朋友,你們都擁有一份健康幸福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