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周一,晴
南京中山植物園建于1929年,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它背靠蒼茫巍峨的紫金山,前有清波漣漪的琵琶湖,西依古老壯觀的明城墻,地勢波瀾,溪澗迂回,秀色天成。
一條植物園路,把中山植物園分割成了南北兩座公園。北園15元,南園45元,游園年卡免費。南園去過兩次,北園一次都沒進過。
四月的植物園,仿佛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陽光透過樹梢,灑在青石板路上,溫暖而明亮。第一次踏入南京中山博物北園,滿園的生機與活力撲面而來。因為來的比較早,北園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寂靜與空曠。
進門,是一條銀杏大道,經過孫中山像,拍照紀念。園子內部是環狀的,無論往左走還是右,都能繞一圈回到銀杏大道上。
往左走,樹木園相當開闊。一棵十人之圍的古木枝繁葉茂,在白樺林的圍合下,熱鬧而孤獨。北園很大,樹木園和松柏園撐起半邊天。
一心想看薔薇花,沿著指示牌踏進薔薇園,藍天之下,白云在空中飄蕩。遠處的紫金山是薔薇園的背景,以歐式景亭、水池、廊架構成軸線,滿園錦繡,遍地芳菲。只可惜來早了,薔薇花園里的各色的薔薇只綻放了三分之一,大景無法拍攝出效果,只能拍幾張局部的薔薇花。
路旁的白色野薔薇,倒是格外醒目。香氣濃郁,引來無數蜜蜂。站在一旁,耳邊一片嗡嗡聲。再過一周,薔薇園將會是一番絢麗的美景。
從薔薇園出來,繞山路,來到了鳶尾園。此時正是盛花期,這些花朵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艷動人。鳶尾花色繁多,有藍紫色的、紅紫色的、黃色的和白色等多種顏色,就像一道道彩虹落在了植物園中。
鳶尾花的花型大而美,葉子青翠碧綠,與周圍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眼前的鳶尾花種類豐富,包括有髯鳶尾、西伯利亞鳶尾、球根鳶尾和路易斯安那鳶尾等。每一種鳶尾花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魅力,使得植物園成為了一個觀賞鳶尾花的絕佳去處。
期間,遇到了許多小學生春游。他們穿著統一的校服,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在老師的帶領下,好奇地觀看各色植物花草。他們或圍在一起觀察植物,或追逐嬉戲,或拿起相機拍照留念,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為這片寧靜的植物園增添了一抹生機與活力。
從鳶尾園逛到藥物園,藥用植物園占地20000平方米,是中山植物園建立的第一個專類植物園。園內收集,保存,展示國內外藥用植物500余種,是集中草藥資源保存,研究,開發以及科普教育及旅游于一體的中醫藥現代科技園。
藥物園里,各種草藥和植物排列得井井有條。仿佛置身于一個神秘的草本世界,每一株植物都蘊藏著獨特的藥用價值。見到了白及、枸杞、牡丹、夏枯草、決明、羅布麻、薄荷、石菖蒲、半邊蓮、景天三七、藿香、菘藍等眾多藥用植物。“藥圣”李時珍的雕像靜靜佇立于藥物園,他撰寫的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對后世影響極大。
之后,又逛到了百花園。北園真的太大了,一時有些辨不清東南西北。百花園內的很多花卉都叫不出名字,也不去糾結和查詢,美麗的花朵盡情欣賞便已知足。
穿過百花園,邂逅一大片虞美人,火紅,熱烈。
漫步在植物園的小徑上,感受著春天的氣息,欣賞著美麗的景色,聆聽著孩子們的笑聲,寧靜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