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周日,多云
一早,帶寶寶去中山植物園。兒子他們也是第一次來,兒子兒媳憑工作證免費入園,我掃描二維碼關注后發(fā)現(xiàn),門票價格不同,北園15元,南園45元,南北通票5元。兒子咨詢服務員,得知南園是新園,面積小,植物品種繁多。
選擇入南園。
查閱資料,有北園和南園的基本介紹:
北園是老園區(qū),是中國中、北亞3熱帶的植物研究中心,擁有專類園(區(qū))10個,設有觀賞植物中心、藥用植物中心、經濟植物中心等以及江蘇省藥用植物研究開發(fā)中心、江蘇省植物遷地保護重點實驗室,還有華東地區(qū)最大的植物標本館,擁有館藏標本70萬份。還有橋世界,可供兒童玩耍。
南園是新園區(qū),于1999年起開始建設,按照景觀側重點分為11個區(qū)域:熱帶植物宮、禾草園、盲人植物園、紅楓崗景區(qū)、盆景園、薔薇園、藥物園、松柏園、樹木園、植物分類系統(tǒng)園、自然小徑-南京中山植物園自然教育區(qū),收集活植物共3000余種。這11個區(qū)域均以展示植物景觀為主,兼顧科學普及和休閑游覽的功能,南園于2007年國慶對外開放,命名為"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博覽園"。
母親天生對植物有感,她是醫(yī)生,精通很多植物的藥性和食用價值。平時,家里人生的小病一顆草就能平復。兒子幼時,腮腺炎發(fā)作,母親把仙人掌切開,貼敷脖子上,幾天后恢復。
因為有愛花草的母親,我和妹妹從小對花草也特別喜歡。居住的宋家院落里,我和妹妹都各自種養(yǎng)花草,這一愛好,保持至今。如今,妹妹家的院子滿足了她種花草的愿望,我雖然沒有院子,陽臺上也照樣可以種植。
中山植物園太大啦,帶著寶寶是無法細細觀看的,邊走邊拍照,發(fā)給母親共賞。
寶寶十二點要午睡,我們只看了兩個區(qū)域的植物,留待下次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