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到
1.最后馬化騰說:“要不我們先把它養起來吧。”
對于創業者來說,很多時候“如果大公司做了怎么辦?”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因為對于大公司來說,它會同時開設很多個項目,大部分項目都是一個團隊做而已,而且跨部門協作和協調比起創業公司來說效率是更低的。只要你做的東西不是他們的戰略主線,那么勝出的機會并不小。
一款好產品和一家好公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這個產品本質上是個很糟糕的產品——原因并不是說它在用戶體驗上做錯了,而在于它的全部假設都建立在“人們會繼續使用尋呼機”之上,而那個時候手機即將普及,人們迎來的下一個時代是諾基亞的時代。
——想起電影《乘風破浪》里的一個細節:老爸給兒子留了一手提箱的尋呼機,告訴孩子,以后他的日子肯定不用擔心了……
好公司做的是走在時代前列的好產品,可以引領潮流的好產品。
2.人類面臨時間的約束和資金的約束。
人類的資金約束(經濟學上叫稀缺)不是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而是會在某些關鍵的節點上面臨著缺一大筆錢的困境。
資金集聚的效率最后決定了軍事力量的對比,所以在戰爭的勝負手背后,其實是金融的力量。難怪有一個南方的將軍最后說:“我們不是輸給了北方的士兵,而是輸給了北方的金融。”
留言
“國共內戰,蔣介石說三分軍事,七分經濟。”
“金融本質是為實事服務的,通過聚集資本找來人力干活,增值的錢或者利息是干成事的附屬品。”
回復
“經濟學是國師問道,金融學是百姓之道。”
“國債的發行有專業的中介方降低了信息不對稱,有國家的信用背書,而眾籌沒有這些,風險很高。”
歷史學家們都說,紐約的奇跡其實是伊利運河的奇跡。
試著從你身邊的朋友里面,找出那個資金聚集能力最強的人,然后總結一下,他利用了哪些金融工具?他具有一些怎樣的特征呢?
——公公就是一個,他時常給婆婆媽說的是:“錢你不用操心。”……他是搞金融的……我守著寶山不自知……啊……
英語進程
英語聽寫——63集
姑娘英語 哈考特一本
運動 無
今日雜感
1.“媽媽,我和孫若蘭今天討論了一下小蘋果。”
“你們怎么討論的?”
“貼這么多的小蘋果有什么用?老師會發貼紙?貼紙貼幾次就沒法貼了,發的橡皮鉛筆?自己也能買啊!”
“這是孫若蘭說的?”
“這是我說的,每次我說一次,她就說“對呀!對呀!對呀!”。”
“孫若蘭的小蘋果幾個了?”
“12個。胡嘉妮11個。”
“那你呢?”
“我9個。”
“怎么能得小蘋果?”
“老師說了,每天堅持在群里發語音,就可以領小蘋果。”
“那你要堅持每天讀嗎?”
“要!”
……
我很開心她能想一想自己一些行動的意義,雖然是因為自己的小蘋果從上周至今沒有變化的緣故。
班級群里面的語音發送確實多了起來,如果所有的小朋友的小蘋果數都超過了姑娘,她會如何?
今天晚上,我們依然沒有發。
她們老師發的共讀書,每天她背著去上學,在學校里就看完了,并且她還時不時給我講一講,我確定她看過了。
我們仍在按照我的安排在讀書,現在是《西游記》,接下來還會有一些歷史和理財書籍。
不炫技,抓緊時間成長自己,免得還沒長大就樹敵太多。
2.“媽媽,我在上播音班時,把自己的愿望改變了。”
“不是廚師了?那是蛋糕師?”
“不是,我要當舞蹈家了。”
“挺好,那我們就得使勁兒地練習了。”
“我知道!”
……
聽了香帥老師的課,突然覺得自己應該花錢,花錢去學習自己想學又一直告訴自己“以后有時間就會學”的東西。——我的錢少得可憐,投資的回報也指望不上,倒不如現在就學點東西,以后說不定還能變現。嗯!
開始和姑娘商量一下。
3.下班一看手機——一個未接,姑娘班主任,心里咯噔一下。
老師把她安置在學校門房里等我。
“師傅,您叫一下我家孩子。”
“是男孩女孩?”
……
原來大家接遲了,都會放門房啊!可以放門房。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