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爛演員沒有爛角色,演的不好不要推卸責任就是自己功課準備不夠充分。
黃秋生是從爛片中成名的影帝,張家輝也在低俗的喜劇中摸爬滾打多年才等到了《證人》中亡命之徒洪荊這一角色從而走紅。
再看內地,張涵予借著《集結號》的谷子地中年成名,吳秀波沉浮十幾年才有了《黎明之前》,觀眾才認識了這么一位有魅力的大叔。
他們都是靠角色加分,在爛片中打磨技能,碰到好角色便是水到渠成的事,這不恰恰驗證了我們經常說的那句爛大街的話: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他們倆同樣如此,哪怕現在的知名度與上述幾位暫時不可同日而語,可是,他們會大紅。他們就像一件需要耗費時間用刻刀精雕細琢的藝術作品,有了初露鋒芒才會迎來光彩奪目。
好在,他們紅了,會有更多的作品出現,相反也會擔心他們的時間會不會被擠壓到沒有精力去鉆研角色。不管怎么樣,還是要說一句:抱歉,現在才關注到你們。
翟天臨和周一圍兩人本身沒有什么交集但是他們都上了一個檔叫做《演員的誕生》的綜藝節目,巧的是都貢獻了教科書版的演技,也得到了導師和觀眾的一致認同,就連屏幕前的我們都不由地被帶入了當下的情景。
周一圍和尹正挑戰的是帥雷雷主演的經典紅色電視劇《刀鋒1937》,他們倆演的對手戲中周一圍扮演一個有情有義的黑社會老大,對尹正扮演的革命者先是懷疑后是敬佩,最后不顧日本人會對自己造成麻煩將一船藥品送給了尹正。
尹正也是一位實力派,只是在這場對決中他明顯落了下風,被周一圍的氣場所壓倒。
周一圍把角色詮釋的較為透徹,既有黑社會老大的威嚴,也有梟雄般的豪情,面對尹正說出那句“所以你的兄弟的命就是命,我兄弟的命就不是嗎?”時,臺詞中透露出質問和矛盾,面部表情也有怨恨與不甘,眼神凌厲,似乎下一秒他就會直接干掉尹正。
他用臺詞、表情向觀眾傳達了劇本所沒有寫到的言外之意,飽滿的情緒爆發、合理的節奏拿捏,不爭不搶地帶動對手。要知道,他們從拿到劇本到上舞臺呈現,中間可沒有過多的時間留給他們好好地揣摩角色,這樣的發揮足以證明演員這碗飯他們吃的稱心得手。
周一圍還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用眼睛演戲的演員。不是有句話說過,眼睛是不會騙人的。好的演員一抬眼一閉眼的功夫就能把我們帶入他的角色世界。
看看周一圍在《繡春刀》里扮演的丁修這個角色,上面這場吃包子侃侃而談的戲,不要說去看電影光看動圖就覺得這就是個二流子的痞子浪人啊,但是還透露著一絲可愛,眼神隨著與臺詞動作的配合相得益彰。
再就是被很多人都提到他與師弟靳一川在醫女張嫣家院子內的那場決斗,動作干凈利落,演技出彩萬分。
起先是玩弄師弟時的激動興奮,其次看到師弟使出自己沒學過的招式時的憤怒,最后將刀尖置于師弟胸前又不忍落下,側頭仰天掩住那一抹眼淚時的哀與愧,說出那句“可真要是殺了你,就只剩我一個人了”,在熒幕前的我們已經徹底被這個亦正亦邪,外表張狂,內心孤單的浪人迷住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角色太過出彩,觀眾對其念念不忘,所以《繡春刀2》的彩蛋成了丁修,而他的扮演者周一圍本人也在計劃當導演籌拍《繡春刀》的衍生故事——《丁修傳》。
關于丁修這個角色,周一圍是這樣評價的:“丁修是個會武術有文化的流氓,他承載的是中國人骨子里想要自由、想要主宰自己命運的一類人的向往。我要做的是把這樣一個觀念、感情通過這個人物放到一個故事里。我們想表達一個主題‘是該跟大家融合,還是保持特立獨行’。”
不得不說他能演好這個角色是應該的,他對于丁修的評價極為到位,有文化的流氓,糾結體質,又不甘心臣服于現實。
周一圍的偶像是“千面人”丹尼爾?戴?劉易斯,史上首位三奪奧斯卡影帝的實力派。飾演林肯之前,丹尼爾三年之內沒有出現在公眾面前,以至于他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這個角色。
這樣的要求在中國演藝圈是奢侈的,演員和主創之間都很難保證,所以矛盾應運而生,我們希望他們有好的發揮可是演藝圈內不成文的規定讓他們也無可奈何。
現在的行業中,堅持所謂對的事情很可能被主流拋棄,被拋棄就可能失去演繹對的戲。今天的主流IP能帶來更多的機會讓大家熟識一個演員,熟識才有機會去演繹更多對的戲。但對與錯沒有絕對的標準,而主流是有標準。
周一圍感慨,如今的主流項目都會選擇最能帶動流量的班底,演員、后期、音樂、剪輯、攝影……有名似乎就意味著更好,很難說去請一位隱士來做什么事情。
在這樣的環境下,他選擇了放下,不與世俗抗爭,也還自己一個和解。一人之力難以改變潮流那就跟著潮流飄向對的方向。
“我不會為了趕飛機而痛苦,誤了就坐下一班唄。沒什么事情是必須的。我是處女座,有對自己要求很高的部分,但不是這方面。人生已經很無趣,干嘛要活得那么按部就班?我想要給自己留出失控的可能性,不想方方面面盡在掌握。恰恰是人生不在計劃當中的那部分,反而比較有樂趣。”周一圍如是說。
同樣在《演員的誕生》第一期里讓人驚艷的翟天臨也貢獻了眼前一亮的表演。
他和余少群重現了《繡春刀》的一幕,翟天臨飾演的錦衣衛奉命來抄自己干爹魏忠賢的家。這個錦衣衛曾經被魏忠賢當做“奴才”一般的對待,所以趁著魏忠賢失勢,來報仇,這個角色內心非常復雜,稍有不慎便會有形無神。
有對所謂“干爹”的怨恨,也有一朝得勢的野心畢露,翟天臨將每一個情緒都表達的收放自如。
他和周一圍有著相同的軌跡,都是出道多年,等到了一個足以展現他們演技的角色,被大眾熟知。
提到他不得不提他在《白鹿原》里演繹的白孝文。當初為了演好這個角色翟天臨專門增肥20斤,而且在戲中張嘉譯為了更好的表現與白孝文之間水火不容的情緒,硬是九個月沒有和翟天臨說過一句話。
《白鹿原》里他飾演的白孝文起初是個不討喜的角色,過于迂腐,講究三六九等、繁文縟節,對人對物區別對待,還膽小怯懦不成器,可就是這么個“渣男”反而在劇播出后跟何冰老師一樣圈了一大波粉,繼而便是接踵而來的劇本和數之不盡的通告,他總算有紅的跡象了。
原因是什么?演技,他與李易峰同年在顏值上遜色于他,然而論工作能力,翟天臨真的是呈碾壓狀態了。當然,這里并不是要踩誰捧誰,李易峰的演技有進步,至少在《心理罪》里是值得肯定的,即使這樣還是會有人噴。
其實,怪不了別人,這事兒也耐不住細琢磨。李易峰之前的演技是10分,現在成了50分,進步空間不少了,但是現實是他仍舊不及格。
我們有時候也存在過于較真的毛病,他倆的路線不一樣,所面臨的市場也不盡相同。有什么樣的消費者就產生什么樣的商品,都是市場經濟驅使下誕生的產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圖一樂便可,認認真真看戲,實實在在評價,足矣,還要什么自行車。
好了,不諞其他了,我們來鑒賞一下翟天臨在《白鹿原》里“毀容式”的演技吧。
由于白孝文和田小娥鬼混被發現,白嘉軒在祠堂內鞭笞翟天臨這場戲。翟天臨額頭上青筋暴起,咬牙隱忍,到最后眼睛中含著恨意的若有所思,幾個眼神就將人物心理變化傳遞了出來。
之后因為吸鴉片淪落為乞丐,他又能將一副無賴的樣子演得惟妙惟肖,叫人看了恨不得上去扇他幾個耳光,怎么會有這么不要臉的人茍活于這個世上。
再者就是他和田小娥吃不上飯去拿救濟粥時的不爭氣,為了求個肚圓,甘愿屈服下跪叫別人爹。看過后有心疼也有怨恨,心疼他淪落到這般田地,怨恨他沒有一點氣節,我們有了這樣的情感不就證明他把這個角色演活了嘛。
在《軍師聯盟》中,翟天臨更是跟吳秀波,于和偉這樣的老戲骨對戲,氣場也沒有被蓋住。
本來他是被選中演曹植的,但導演覺得和司馬懿對手戲眾多的楊修,必須要一個氣場強大的演員來演,所以臨時將翟天臨的角色換成了楊修。
《楊修之死》大家小時候課文都學過,對楊修的印象大多都是孤高自傲,翟天臨確實將楊修的傲氣和有志向演了出來。
楊修并不是一個單面角色,相反,他的人物特性非常復雜。有幾個場景翟天臨演繹地十分準確。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違心害死他很欣賞的司馬懿時,他聲嘶力竭地大叫。
翟天臨后來說當時拍得時候聲音爆掉了,后來自己又去給這段重新配音,一次下來嗓子已經充血,都能咳出紅血絲。也是這段充滿爆發力的嘶吼,一下子就將一個文弱書生第一次殺人時內心的崩潰演繹了出來。
而另一場戲是殺頭前與“競爭對手”司馬懿告別的那一段,兩個演員全程含著熱淚“眼神殺”。
不論臺詞功底還是情緒拿捏都恰如其分,這就是共同為演員,他和周一圍相同的地方。
楊德昌的最后一部電影《一一》中有句臺詞這樣說到:“電影發明之后,人類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長了三倍。”此外,《天堂電影院》也有一句臺詞跟其有異曲同工之妙,“人生和電影不同,人生辛苦多了。”
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是有立場的觀眾看劇不僅僅只為了看帥哥和宏大的場景,也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于一個地方寄托自己難以實現的夢想,在影像中尋找曾經或未來幻想的美好。在影像中,我們可以彌補遺憾,可以填充心中的義憤,可以放肆的大笑,同時也可以得到成長,而這樣的情緒大部分時間都是靠演員來推動,所以這也是好的電影電視能夠亙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盲山》的導演李揚在一次采訪中提到:“我最開心的不是說《盲山》在海外獲了多少獎而是我聽到一位女性觀眾跟我說,她帶著她家鄉的女孩去南方打工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組織大家看《盲山》防止經受不住誘惑被騙或被拐。”
盡管它是一部禁片也被刪減修改過多但是依然不妨礙人們喜愛的熱情與想盡一切方法都要找到它的那股勁兒,當然它的意義不僅于此,我們以為我們不在盲山,我們以為我們在城市,其實沒有什么區別,枯燥、愚昧、麻木還是在身邊,只是以其他形式出現。
現在來看,《盲山》里邊有明星或熟臉么?答案是肯定的,沒有。要是一定要按上去的話,最近在《演員的誕生》里沾了一波熱度的黃璐算一個,其他人大都是本地的村民以及實打實的被拐賣到這里的婦女和“尊男輕女”艱難活下來的小孩。
他們演的好么?他們并沒有演,他們只是在呈現自己最真實的生活狀態但是這已經足夠了,因為演員最難得的就是真。好比我們的孫漂亮在《極限挑戰》中向群演示范演技時說:“演員最忌諱表演情緒。”
因為表演不止是帶動觀眾一時的感情而是讓他留下后續的思考,有營養的演技才是最難得,但往往那樣的演技也最真最需要花時間付出。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影視劇拍攝都視能流淚,哭的鼻涕眼淚一把為最高演技,現在的電影電視要么鬧哄哄要么哭爹喊娘,完全失去了能夠將觀眾帶入情景中的吸引力,看的時候圖一鬧,鬧完也就那樣了。
演戲應該像讀一本好書,動靜皆做到心中有數,腦中有畫面,對人物尊重,對自己負責,讀完后有一種體驗了一番百態人生的酣暢感,這是何等的快意、何等的充實。
但是,如今的明星們只是把這檔子事當作走通告的流程,過來應付應付拿錢走人,缺少了一份靜,靜下心來去琢磨思考,對電影也失去了當初老一輩們的那種熱愛。
其實,說到底這就是對待工作的態度不端正,任由這樣的畸形發展到頭來毀掉的還是自己,哪怕靜下來面臨的是失去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