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婚那會,婆婆就單獨對我說:一、她以后不住高樓層的房子;二、在他們家,男人是不管家務事的,她的老公和兒子都是這樣過來的;三、我嫁過去,就是了他們家的人了,得以夫家為主。
這幾點,自然是話中有話。我的應對方法是直接回慫:第一點,我可以理解,也愿意配合您,以后不管是買房和租房,都不會太高樓層,不方便。畢竟您的年紀越來越大,住高樓,確實不方便。
第二點,男人不做家務?您的意思是,以后我得干所有家務,照顧一家老小,而老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因為您就是這樣做榜樣的。
很抱歉,我在家也不怎么干家務活,我也是我媽的孩子,她也會心疼我。那怎么辦呢?以后的家務活就您一個人全包,還是訓練您兒子干活,自個掂量吧!
最后一點,聽起來更離譜,意思是,我嫁了,以后娘家就少回,也少管娘家的事!
我說,媽,您這就不厚道了,您這近六十歲的人,一個月還跑回娘家?guī)状危瑢司艘患谊P懷備至,由此可看出,您這榜樣做得不好吶!我覺得你是自己飽了不管別人死活咯。
婆婆被我慫得話也說不出。
當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不可能指望一個人在短時間里能改變多少。后來的日子里,她仍然是出了不少幺蛾子,比如,老公依然是不會主動做家務,但他好歹有個尚算優(yōu)點的地方,我叫他干什么,他不會拒絕,照做。所以我會周不時叫他洗衣服(小孩的)、晾衣服、拖地、洗碗等等。
然而,就是這些,仍然觸到了老太太的“痛處”,她心疼她兒子,仿佛我虐待了他一樣。反正我叫他干什么,她會搶過來,甚至讓老公帶一會孩子,她也會跑過來抱。
我氣不過,說她:“您這樣心疼兒子,連他兒子都不讓他抱,你就不怕您孫子以后連爸都不親嗎?”
她這才罷休。
接著我繼續(xù)“教育”她:“媽,您看,我看您算是服侍他們兩父子三十多年了吧,您看他們有心疼過您嗎?爸還不是對您大呼小喝,上次您在炒菜,他讓您倒杯水喝,您倒了,水燙了點,他立刻對您破口大罵,這哪有半點尊重?”
婆婆開始沉默。
我又說:“還有,照理說,XX(老公名字)應該知道心疼媽媽的,但你看他心疼了嗎?他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就說洗衣機的事,洗衣機還是我讓買的,是吧?在這之前,您用手洗了多少年衣服?大熱天是您洗,下雪天照樣是您的事,父子倆有哪一個想到為您買個洗衣機?真缺那點錢嗎?都是因為他們習慣和無視您的付出,但您真不累嗎?”
這下,真戳到婆婆痛處,她開始抹眼淚,不停地數(shù)落那兩個“沒心”的男人。
是的,對于女人來說,需要的不是有多能干的婆婆(媳婦),而是一個能動起來的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