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劇就是一個時代。
如果有人問我,你是怎么學歷史的,我會告訴他:
看歷史正劇
《大明宮詞》
我看《大明宮詞》時真的太小了,應該只有六七歲,劇情和人物關系又復雜,根本理不清楚,倒是一直對劇中演員的臉記得十分清楚,戲骨歸亞蕾的武則天不怒自威;
周迅的小太平俏皮可愛↓
陳紅的成年太平美艷不可方物↓
還有悲劇的薛紹,那是怎樣一張溫潤如玉的完美臉龐啊,讓備受寵愛的帝國公主在掀起面具的那一瞬間就誤了終身;
前兩年試過將《大明宮詞》翻出來看,還是沒能堅持看完。不知是不是為了顯示大唐氣象,臺詞、旁白都太西化了,情感表達張揚恣肆,毫不掩飾,就像中央八臺的譯制外國電影,每一句都是抒情詠嘆調。意象和辭藻的堆疊,大量排比修辭的使用,恢弘暗色調的畫面,使得整部片都有一種濃濃的文藝氣息,我現在看會覺得有點跳戲。
盡管如此,作為一部純正的歷史劇,《大明宮詞》顯然不是當下那些內容膚淺油滑、畫面飽和度過高的辣眼睛古裝劇所能相提并論的。后來才知道,《大明宮詞》的導演李少紅最擅長的就是這種文藝范的電視劇,《橘子紅了》和后來的《新紅樓》都是她的作品,新版紅樓夢雖然在女演員造型上惹了一身吐槽,但它的畫面感真的是跟十年前的《大明宮詞》如出一轍,陰氣很重,黛玉死的時候跟鬼片一樣。
《康熙王朝》
那個年代應該沒有小孩子沒看過《康熙王朝》吧,這部戲讓我記住了老戲骨陳道明和斯琴高娃,一部特別“正”的歷史劇,很神奇的是小孩子也能看得下去。配上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看鐵蹄錚錚踏遍萬里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愿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成功塑造出一個在位六十年為國為民殫精竭慮的賢君形象,正能量噴薄而出啊!
受《康熙王朝》的影響,小時候覺得康熙真的太偉大了!長大后,歷史教科書上說,由康熙開啟的“康乾盛世”是我國封建時代的回光返照,封建統治者是站在人民大眾對立面的,但小時候就形成的刻板印象很難掰過來,我還是特別崇敬康熙帝,六十年都兢兢業業不改初心,后來的乾隆跟祖父相比還是差了一截。我說《康熙王朝》很成功,是因為我覺得能兼顧嚴肅與通俗真的不容易,能讓幾歲的孩子看得下去,并且從中受到鼓舞的歷史劇,多少年能出一部呢?
《孝莊秘史》
尤小剛的秘史系列我只看過兩部,《孝莊秘史》和《太祖秘史》(后來百度發現還有《皇太子秘史》《康熙秘史》《楊貴妃秘史》《西施秘史》《乾隆秘史》)太祖秘史算是孝莊秘史的前傳吧,講的是努爾哈赤的故事。但看馬景濤演了兒子又演爹,不是一般的跳戲。而且太祖秘史就是圍繞著努爾哈赤寫了他一生路過的好幾個女人嘛,感情戲占得比較多,總覺得不如《孝莊秘史》有魅力,更讓我欲罷不能。前段時間在網綜《王牌對王牌》上寧靜和多爾袞穿著戲中的服裝合體,并再次演繹戲中情節,簡直淚目。
寧靜飾大玉兒(孝莊),馬景濤飾多爾袞,劉德凱飾皇太極,鄔倩倩飾哲哲。還有第一集打了個醬油就下線的努爾哈赤和阿巴亥,分別由許還山和斯琴高娃出演,妥妥的老藝術家啊!這樣一群有顏值有演技的演員一起飆戲,能不好看嗎?
對了,還能發現整容前美膩的舒暢飾演的董鄂妃↓
小時候就是美人胚子啊,楊紫演的↓
女主身邊的丫鬟蘇茉爾(蘇麻喇姑),也是靈動俏麗掛的↓
寧靜對孝莊的詮釋堪稱完美!!!首先在外形上,寧靜的美不是那種江南水鄉那種小家碧玉的秀氣,特別大氣,偏深的膚色和深邃的五官,自帶少數民族氣質,非常適合演繹有“滿蒙第一美人”之稱的大玉兒,將孝莊的各個時期都呈現得精準到位,服飾也非常加分。
小兒女的天真爛漫↓
青年莊妃的賢惠端莊↓
中年孝莊太后的睿智沉穩↓
其實這種年紀跨度大的戲真心不好演,不然就演不出前期的天真羞澀,不然就駕馭不了中年后的成熟沉穩。寧靜版的大玉兒除了外形氣質完美契合,演技也可圈可點,她就是我心中的大玉兒。
雖然現在說起馬景濤,大家想到的都是表情包里的咆哮帝,但不得不說小馬哥這種個人風格極其強烈的表演風格也是演技啊,跟現在我們說的浮夸表演其實是有質的區別的,因為我們不會覺得他在“演”,他,就是多爾袞。而且小馬哥出演這部戲的時候已經41歲了,演起15歲的貴族少年竟然毫無違和感!
穿上白色戎裝的多爾袞英氣逼人,帥到不行。我看過的清宮戲里,還沒有哪位將軍能比得過他。
而且馬景濤的眼睛真的超級有戲好嗎,就像一泓清水,看玉兒的時候柔軟溫情又深不可測。
劇情上,作為尤小剛“秘史系列”的最高成就,敘事還是比較成功的。既有波譎云詭的王朝政治,又突出了愛情的動人。是介于正劇和戲說之間的。劇集的第一個鏡頭是孝莊陵墓的遠景,以紀錄片的方式開頭,以孝莊的回憶視角串起這位傳奇女性的一生。初相遇時,她是蒙古科爾沁部尊貴的小格格,他是女真族汗王努爾哈赤最鐘愛的十四貝勒,他們相愛、分開、漸行漸遠,甚至成為政敵。死的時候,他是為清朝入關立下汗馬功勞的皇父攝政王,她是清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孝莊太后,他們唯獨不再是草原上的多爾袞和大玉兒。
一直特別心疼多爾袞,大半生馬上鞍上,槍里劍里,該他的卻一樣都討不回。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墜馬的時候,他才38歲,正當壯年,他從懷中摸出了她送的荷包,生前和她相處的情景一一浮現在眼前,于是他含笑地閉上了眼睛。空中有一對蒼鷹展翅。那是他的圖騰。自由地搏擊長空,并且有愛人相伴,是他一生難以割舍的執念。這里真的要被虐死了,哭濕了好多紙巾。
都說悲劇才雋永。求而不得,向來最適合演繹悲劇。明明是無憂無慮的年紀,但我卻特別好這種悲劇英雄的戲碼,被劇情虐得體無完膚然后入戲太深半天出不來。平心而論,這個版本的大玉兒和多爾袞都堪稱經典,相信不止我,還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吧。在其他電視劇中,多爾袞不然就是貪戀權位和美色,不然就是殘暴的野心家,一點都不可愛。在正史里他跟孝莊之間可能根本什么都沒有,但我還是單方面宣布這版的癡情多爾袞是我心中的真英雄。
我幼時就對清朝前期歷史如數家珍,不得不說很大程度上是當時電視劇啟蒙推廣的功勞。無論是正劇還是戲說,甚至古偶,都有在說歷史啊!年紀漸長,按理說文化水平更適合觀看歷史劇,反倒看不下去了,再也找不到像《康熙王朝》這種老少咸宜的正劇,更難找到像《孝莊秘史》這種政治愛情兩不誤,劇中角色真實鮮活魅力長存的劇了。
正因為有了這些電視劇的陪伴,我的童年雖然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但一點都不比00后遜色。
文字 |壹話
編輯 | 執象
圖片 | 古早電視劇
我的童年都用來追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