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看不見
同一事件看不見是相對的,因為不同個體的認知模型不同
之前薅羊毛,費很多時間,或者買東西,為了幾塊幾十塊各種糾結,時間浪費很多,情感也浪費。
后來逐漸認知到我的時間很值錢,可以用來做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情。
錢真不是省出來的,提高賺錢的能力和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
以下案例來源于網友評論
。。。。
懷孕后媽媽來北京照顧我,幫我打理家務時發現裝調料的小塑料盒子上沾滿了油污,于是用了大量的水和洗潔精清洗了一下午,終于洗干凈了,非常有成就感。于是教訓我說∶生活要干凈有品質,這些用具要經常清洗保持干凈透明,可我卻并不認同。我告訴媽媽這一排塑料盒其實是某次購物的贈品,其實很便宜,您看到的是洗干凈了像新的一樣,看不見的是清洗它所耗費的水,電,洗潔精早已超出了它自身的價值(重置成本);同時,如果是我去清洗它話,所耗費的時間成本如果用來工作或休息的話所創造的價值也是可以買n個新的盒子來用了。不知這算不算是假借經濟學分析來偷懶呢?
。。。
前幾年看到大量的文章批評國家電子商務發展過快,給實體經濟帶來巨大的沖擊,比如導致了很多實體店關門、很多人失業下崗、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趨勢等等。這些都是看到見的,通過這種分析和推理就讓無數人產生了認同,特別是本身從事那些受到沖擊的實體經營者。
但明顯還有許多沒看見的,它雖然導致了一部分人失業,卻也促進了一部分新就業崗位。雖然導致了一部分實體店關門,卻讓更多有效率的網店應運而生。看似影響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趨勢,實則在促進實體經濟更良性的發展。
。。。
馬糞爭奪戰,看得見的是宣判結果帶給各方的利益和損失,但看不見的則是其帶給社會的效率影響,從而更深遠地影響著后人們創造財富的方式選擇趨向。
。。。。
我總結的一件事,那就是買車。以前身邊很多人不同意買車,認為買一輛車要燒油,要買保險,要交過路費,要保養等等,一年要花至少一萬多,他們認為如果一年出行坐公交或者打車的話,遠遠不用這么多錢。但是他們沒看到,有了汽車之后,自己的辦事效率會大大提高,自己對距離的認識也會產生很大變化。同樣是五公里的距離,坐公交的話,算上步行和等車的時間可能需要半小時,而開車的話只需要幾分鐘。同樣是半小時的時間,公交車可能只能到幾公里外的地方,而開車可以走二三十公里。這樣,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學習提升自己,而不必把時間花在路上。時間是有限的,用錢來換時間,值得!我想這一點是很多人沒有看到的。
隨著以蒸汽機+傳統產業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帶來的并不是傳統產業工人的大量失業民生凋敝而是帶來了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反而需要大量的產業工人。這種現象隨著科技的發展,產業的不斷升級和人口的快速增長,失業率并沒有顯著的變化,還會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平衡供需矛盾,進行自我調節,這就是著名的看不見的手,市場經濟理論的核心理念,,由它自身來對比和選擇,給出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