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禾
在男人與女人的戰爭里,女人輸了,一定是輸給愛;男人贏了,一定是贏在自私。
kindle閑置了半年多,決定開始用它讀書,執行100天閱讀計劃。今天是第十天,每天下班回家,做完晚飯、洗完碗后,讀半個小時,斷斷續續,用一周的時間讀完了《斯通納》。
有人說,這是一本給失敗者的書,斯通納失敗的一生,不就是普通人的一生?也許是吧,人生那么遠,誰知道呢?但關于婚姻、愛情、衰老和死亡,卻是每個人都曾經歷或者正在經歷的,那些經歷過程中的心動、執拗、焦灼最終會回歸平淡,最后退化為彼此或自我的折磨。
讀《斯通納》的時候,我總是想起杜拉斯的《抵達太平洋的堤壩》。斯通納的妻子伊迪絲像極了太平洋堤壩里“我”的母親,驕傲、放肆、矜持又出人意料的大膽,在一段失敗的婚姻里,她試圖要一個孩子來挽救。她等待懷孕的那段描寫簡直太精彩。在那反常而停滯的一天里,她的坐立不安,完完全全暴露了她內心的抗拒。余華說過,無關痛癢的事,無需心理描寫,大喜大悲又豈是幾句心理描寫就能說明白的。能夠說明一切的,唯有動作。
關于婚姻、衰老、和死亡,《斯通納》真的是一本遲來的書。
作者威廉斯一定是親歷過死亡的人,他把斯通納父親去世的那一刻,斯通納內心的麻木、疼痛、和不真實感描寫得淋漓盡致。斯通納從沒真正關心過父母,他放任父母在那片土地上老去,卻又對自己的所為感到自責。然而,余生再也無法彌補。
他的生活中,也會遇到沃爾克那樣的人,故作清高又死要面子,明明沒有能力卻自以為是。他也會有張口就無法辯解的時候,任何話語,在說出口的一瞬就被人捕風捉影。他在教學上成功,卻在人際上失敗,他從來不會阿諛奉承、曲意逢迎。
在失敗的生活里,斯通納出軌了。與日劇《晝顏》太相似,明明錯在斯通納,卻讓人覺得,一切合情合理,甚至有點為他高興,至少,他沒有一輩子困在不幸的婚姻里彼此折磨,上天還是眷顧他,讓他遇到美好的戀情。
美好的戀情通常像煙火,短暫易逝。斯通納與凱瑟琳分開了,凱瑟琳獨自遠走。某種意義上說,是斯通納主動放棄了這一段戀情。在男人與女人的戰爭里,如果女人輸了,一定是輸給愛;如果男人贏了,無論多少理由,那一定是因為他愛自己勝過愛這個女人。沒有什么相忘于江湖,即使離開你以后,他一夕忽老。
我常想,如果斯通納離婚了,和凱瑟琳一起遠走,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選擇一所新的學校教書,結局會不會不一樣。斯通納的女兒格蕾絲,會不會變得更自由、更幸福?但假設只是假設,斯通納以癌癥終老,再未見過凱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