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回到阿貍的生活中的管理學 。
今天,我和你談談“破局”的問題。“局”,是中國智慧中的重要概念,老外不一定懂,但中國人提起這個概念,都心領神會。在我的觀念里,中國人忙了幾千年,其實就做了兩件事,一個叫“破局”,一個叫“做局”。
到底什么是“局”
那什么是“局”呢?“局”就是你身邊各種資源之間相互關聯和相互作用的狀態與關系。這里有一個重要的管理學概念,叫做“資源”。什么是“資源”?人是資源,物是資源,名聲也是資源,是一種無形的資源。總之,你身邊的一切其實都是資源。而且,這些資源都和你有關系。
人只要想做事,就會有個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當你朝著這個方向行動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局”里。為什么呢?因為你身邊包圍的所有資源,都跟你有了關系。有些資源是支持你的,你可以支配,我把它叫做“正資源”;有些資源是阻攔你的,不能為你所用,我把它叫做“負資源”。人之所以被困在一個局里,就是攔著你的負資源太多,你沖不出去,就沒有辦法達到預定的目標。所以要想辦法把負資源移開,讓自己沖出去,這就是“破局”。而故意給他人設置負資源,讓他過不去,或者讓他必須按照你的意思,繞著彎走,這就是“做局”。
講到這里,我幫你概括一下:“破局”,本質上就是調整資源的性質,正的變成負的,負的變成正的,然后變換資源和你之間的相互關系,讓自己能夠走得通。
三種“破局”的思路
第一種,就是尋找那些先前沒有進入你視野的資源,我把它叫做“無關資源”,然后通過正負資源和無關資源的整合、加減,就可以完成對負資源的轉化,給自己找到路。
前幾天,我和公司的 CEO 李天田聊天。李天田,別看她現時是個成功人士,江湖人稱“脫不花”,但混到今天,其實不知道脫了多少層皮。20 年前.李天田沒有大學學歷.在一家廣告公司打工,任務就是拉廣告。她的局特別簡單,就是如何拉到廣告。沒拉到廣告,就沒破局;拉到客戶,局就破了。這是商場上最簡單的局。誰設的局?她的老板。老板定任務,定目標,其實就是做局。我和李天田開玩笑說,天下的老板,都是做局的人。員工把自己的局破了,順便也就把老板的局也破了,所以老板一定要給員工設個好局。在管理學上,這叫目標管理和激勵機制設計。
李天田做的是廣告行業,破局最需要的資源,就是熟人。為什么是熟人呢?因為人家信任你,才會把廣告業務給你。
而那些跟你沒有關系,也不信任你的“客戶”,說到底就是一種負資源,頂多算是一種潛在的正資源。所有廣告人的直接想法,就是一個一個地硬攻這些負資源,努力把他們轉化為正資源。也許你現在每天做的事情,本質上也一樣。
李天田這個故事,之所以值得拿出講,就在于她指導用無關資源對負資源做轉化。那李天田發現什么無關資源了呢?
有一天,李天田在一家酒店的走廊里路過,聽到了會議室里在講 《 戰略管理 》 這門課。 20 年前, 《 戰略管理 》 還是很新鮮的一門課,李天田在門口聽了幾句,覺得老師講得好,趁著管得不嚴,就溜進去坐在最后一排聽課。一般人聽完課就走了,但李天田沒有,她想:“說不定自己聽的這些東西,那些廣告客戶、企業家們也有興趣。”于是她就上去跟老師攀談。她問老師哪還能再聽到老師的課,老師說:“我這是外企的內訓,不對外公開講課。”李天田一聽就更來勁了,因為外企的內訓,社會上是聽不到的。所以她開始跟那位老師商量,給她所在的廣告公司做內訓
回到公司,李天田找了一大堆名片,都是大公司高管的名片。坦率地說,這些名片說是資源也可以,但其實都是沒用的資源,因為電話打過去,人家一聽是做廣告,理都不理你。所以,絕大多數都早“負資源”。于是.需要一種新的方式建立與這些負資源的關系渠道,起碼得讓人家理你。說到這里,你也許猜到了,李天田就是準備用一個與拉廣告看似無關的方式來轉化資源。這個加進來的“無關資源”就是培訓老師和他只對外企內訓的戰略管理課。
李天田一個接一個地打電話過去,不是請人做廣告,而是請人來聽課。來了 20 多位企業家,算是組織了一個廣告公司的內訓班。老師的課講得好,企業家們挺高興,李天田組織培訓的時候安排得很周到,大家也很滿意。于是,企業家就對李天田有了信任,負資源一下子就變成了正資源。成了熟人,廣告就來了,李天田破局而出。
上面的故事說的是第一種破局思路。第二種破局思路,就是對“資源”進行重新定義,找到新的出路。
7-11是日本的一家著名連鎖超市。2000 年前后,它尋求業務出路,就用了這種思路,重新定義資源。 7 一 11 有幾個特點。首先,它全年 365 天營業,每天經營 24 小時;其次,它是按人群密集度來設店,能夠最大程度接觸客戶,有位置優勢;第三,它在庫存、物流、信息管理上,積累了幾十年的經驗。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7 -11 覺得,它需要引入一個新的產品,叫做“現金”,也就是把現金引入到店鋪,進入到 A T M 行業。這樣就重新定義了它所有的優勢、所有的資源,找到了新的出路。
現在,日本的每一家7-11店里至少都有一臺 A T M 機,而且服務特別好,每臺機器每年最多出一次故障,一般的銀行都比不過它。后來 7 一 11 總部還專門為此成立了一家 7 銀行,并于 2008 年成功上市。 7 銀行剛成立的時候,沒有人相信它會盈利,但由于 7 一 11 把多年管理零售業的經驗用在創新業務上,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可以跟它相比。我用數字告訴你這種破局而出的力量。因為這個新業務, 7 一 11 的收益率高達 30 % ,而像東京最繁華地段的百貨公司,盈利率最多也只有 4 %。
第三種破局的思路,就是要重新定義自我,敢于把自己碎掉。很多負資源實際是搬不走的,但是它有縫隙,所以,只有敢于把自己碎掉,化整為零,你才能用很細小的力量從負資源的縫隙里鉆出去,出去之后再重新聚合,成為新的自我,這也是一種破局之道。比如我現在在平臺上開設管理課程,就屬于這一種,跟過去在學校里教書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出在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學習里沒有新型的解決方案。
總結:
今天的課講了兩件事:一是告訴你:所謂的“局”,就是人與身邊的各種資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第二,破局之道,就是要對這些資源進行重新定義、重新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