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們學習到了Module 8,這個單元很多相近的單詞和句型成了他們回家聽讀的的一大難題。幾位家長聯系我說,:"不行啊,孩子完全不會讀,讀的一點都不清楚。"
? ?英語語音是重要的,但是,需不需要在聽的時候把每一個單詞都摳出來?對于小孩子,一長句話,一大段文字,大人聽著都混淆不清,孩子們能聽懂,并有效的輸出嗎?
? ? 我想到我們在學說話的時候,我們的聽力積累從哪里來?我們的爸爸媽媽是不是把我們所聽到的每一句話都轉化成我們能理解的話語?還是我們只是一遍一遍的重復著句子。開始我們只是一味的模仿句子,但當我們的大腦積累了一定的語言信號,我們就會結合具體的場景,說出我們模仿的句子來了。
? ?對于孩子來講,他們在接觸中文之初,也不知道每一個詞的意思,我們成人沒有一個字一個字地解釋,那么英文也是一樣,孩子們需要理解整句話的意思,而這種理解都是放在情境中去實現的,和情境對應的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上來了。
? ? 最近聽了一些小朋友的朗讀音頻,最突出的感受是:孩子們的語感明顯比上學期要強了很多,音與音之間的銜接,恰到好處,他們還能根據課文人物的心情讀出句子的感情,雖然有零星的單詞發音并不標準,可是我覺得那并不代表孩子讀的不好。
? 中國孩子從小就開始聽各種中文兒歌童謠,英語國家的孩子也是如此訓練語感的。我們的英語啟蒙也該走同樣的路。首先讓孩子的大腦中儲存足夠多的語音信號,他們才能區分各種信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