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耳朵,磨什么
“聽英語,磨耳朵”的說法,很多家長并不陌生,但是“磨什么”卻常常令家長感到困惑。孩子在幼兒階段聽英語,磨耳朵,主要是要達到三個目的
目的一,增強語感:語感是看不見摸不著卻客觀存在的對語言的感覺。幼兒期的孩子,正處在聽力敏感期,孩子在這一時期的辨音能力超乎我們大人的想象。讓孩子在聽力敏感期通過聽,自然而然地熟悉英語特有的語音語調和韻律節奏,對英語韻律節奏和意群的良好感覺,還能提高閱讀流暢度,同時也能讓英語寫作順暢,自然。
目的二,積累詞匯:孩子學習語言時不會去關注抽象的語法,而是自然而然地關注形象的語義。我們讓孩子通過聽感受英語語音語調和韻律節奏的同時,有意識地通過肢體語言,情境,圖片或視頻,讓孩子感受和理解語義,逐步積累聽說詞匯。
目的三,培養音素意識很多家長會覺得“培養音素意識”聽起來比較專業,有些望而生畏。換成最簡單最直白的說法就是:讓孩子具有英語單詞是由“音素”組成的意識,區別于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英語單詞是由“字母”組成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cat 這個詞的整體發音,由/k//a//t/三個音素組合而成,而不是由c, a, t這三個字母組合而成。
三種手段,打通耳朵,磨出好語感
1)聽兒歌
好的英文兒歌一般符合3R原則,即節奏(rhythm)韻律(rhyme)重復(repetition)。符合3R原則的英語兒歌朗朗上口,易學易記,能很快讓孩子熟悉英語的發音方式和韻律節奏,迅速地實現輸出。最好選擇帶有視頻的兒歌或者帶圖畫的兒歌,這樣孩子能一邊聽一邊通過看視頻或圖畫,理解聽到的內容。漸漸地,孩子可以一邊聽英語歌曲,一邊跟著音樂手舞足蹈地說,唱。通過這種方式,孩子既積累了聽說詞匯,又培養了英語語感。推薦兒歌鵝媽媽童謠(Mother Goose)
2)看動畫
接觸英語的方式多鐘多樣,但是對英語環境有限的中國孩子來說,看英語動畫片無疑是在真實情境中輕松地,充滿趣味地接觸英語的最好方式之一。盡量挑選對話剪短,故事情節不復雜的動畫片,這樣孩子往往借助畫面就能理解語言的意思。如米奇妙妙屋《Mickey Mouse Fun Club》粉紅豬小妹《Peppa Pig 》等。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英語動畫片。但家長不必給孩子看幾遍動畫片就要會多少單詞和句子的壓力,這樣很容易適得其反。
3)讀繪本
3—6歲是英語親子閱讀的重要時期。英語親子閱讀以讀繪本為主要途徑,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的耳朵和發生器官適應不同于母語的另一種語言,把耳朵“打通”,讓舌頭“靈活”,培養興趣,獲取語感,形成規范的語音語調,養成大膽開口講英語的習慣。繪本閱讀,不用識詞,只磨耳朵,練語感就好。家長在英語繪本閱讀中的主要角色是陪伴者,引導者和互動伙伴。孩子的聽力儲備如同蓄水池,水滿則溢,聽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想要表達和交流的欲望!
Six Tips 讓聽英語像呼吸一樣自然
1.為孩子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對于3-6歲孩子,英語學習應以激發學習興趣和不知不覺中進行聽力積累為主要目標
2.給孩子原汁原味的英語語音輸入
3.給孩子真實情境中的“可理解性輸入”
4.尊重孩子的興趣,重復耳朵喜歡的內容
5.接受孩子的“沉默期”,靜待花開
“沉默期”的長短因孩子而異,但孩子聽多了一定會說,并且會說得很好,這一點家長不用擔心。
6.鼓勵孩子表達,包容孩子錯誤
家長應肯定孩子的大膽和自信,并給孩子重復播放正確的句子
教育本身是個緩慢而優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