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亞里士多德說,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我們,大多數人,不是野獸,也不是神靈。所以,我們大多數人不太會喜歡孤獨。
然而,孤獨卻像我們學習哲學時對于矛盾的表述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會因為我們的不喜歡而不存在。
尤其,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
其實,孤獨并不可怕。莫言說,饑餓和孤獨是我創作的財富。有人總結的三種日本美:物哀、幽玄、寂,在我看來,無一不與孤獨相連。
然而,也許正是因為眾聲喧嘩,假意或真心,對于孤獨,我們似乎一天天變得麻木起來。君不見,到處都是一群人的狂歡。
雖然,我們并非野獸或神靈,可以不喜歡孤獨,但為了拒絕平庸和“新平庸”,我們應該對孤獨保持必要的敏感和敬畏。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有一段對于看似尋常,卻極不尋常的場景描寫:在火車窗玻璃中看見外面的夜景同車廂內少女映在上面的臉龐相互重疊。以此點化出了作者所推崇的虛無之美——美如夜行火車窗玻璃上的鏡中之像,是不確定的、流移的、瞬間的,隨時可能歸于寂滅。
很難想象,一個對孤獨無感的人,能夠寫出這樣的文字。
在車馬郵件都很快的今天,希望我們用心去感受孤獨,捕捉住那瞬間的孤獨感,并用那難得的瞬間的孤獨感去提升我們的內在和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