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窮人,有通常意義上的窮人,即“缺少金錢”的人。也有另一種意義的窮人,即“缺少時間”的窮人。有時候這兩類人合為一類人,即所謂的“窮忙族”。
既然說勤勞致富,為什么“窮忙族”每天忙忙碌碌,兢兢業業,還是一個窮人呢?
這其實是由于稀缺造成的。用《稀缺一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一書的觀點分析如下:
首先稀缺會造成短視。
我們要做的事分為四類:重要而緊急的事、重要而不緊急的事、不重要而緊急的事和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
重要而緊急的事,比如明天早上要開公司全體大會,那么重要而緊急的事就是準備會場、會議資料等會務工作。
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比如下周領導要出差,讓你訂個機票。雖然不急,但是很重要,絕對不能忘記。
不重要而緊急的事。比如下樓取個快遞,雖然沒多重要,但是快遞員不等人,你不去,他就走了。于是還是要趕緊下樓去拿。
不重要不緊急的事,就比如晚上看電視、休閑娛樂之類。
我們要做的事就是重點安排好重要而緊急的事和重要而不緊急的事。“窮忙族”就是把重要而不緊急的事變成了重要而緊急的事,所以才應付不來的。因為事情都有累加效應,如果今天的事不處理完,明天還有重要而緊急的事情累加上來就無暇應對了。
這就是人為造成的時間稀缺。如果你讓自己每天陷入時間稀缺中,就顧不上長遠的目標,只能做“拆東墻補西墻”的工作了。
時間充裕的時候,我們就容易浪費時間。比如有一個任務要求下周交,我們就會立刻輕松下來,喝杯茶、上上網、購個物,反正事情不急,一天就能干完,到時候再說。
雖然我們一直記著這件事情,但是等到了要交任務的前一天,才恍然大悟。于是奮不顧身,加班加點,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可是在這一天也許又有新的任務到來,也需要今天交,就會干得焦頭爛額。
因為時間短缺我們無法顧及未來,今天的事情總是更緊迫、更重要。今天都已經手忙腳亂了,哪還有時間管未來。
其次稀缺造成沖動
充裕的時間能夠讓我們更加從容。正象古語有言“忙多錯”。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處于忙亂之中的我們,有很多事情都會注意不到,就容易出現差錯。
比如,如果你早上早起一小時,從容地洗漱、吃早飯,再去上班。就會有條不紊。可是如果為了多睡會兒等到最后一刻才起床,那早上的忙亂,就可見一斑了。估計被子也顧不上疊,飯也沒顧上吃,有可能還忘了帶手機。騎車上班,因為匆忙,說不定還會和別的車相撞。
這時候你的自控力也會變差,情緒容易沖動,說不定會和別人發生爭吵,最后上演上班遲到,被老板罵的一幕,也許最后還會發生“踢貓效應”。
這也是人為制造短缺的一種情況。由于加班,所以晚睡,因為晚睡所以早上無法早起。這種時間的短缺造成一種循環,終將我們帶入“窮忙族”的世界。因為我們必須付出“落后一步”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