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
王之渙[1]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釋
[1]王之渙:字季凌,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盛唐時期的詩人,善于描寫邊塞風光,生性豪放,許多詩作被當時樂府配曲傳唱。
賞析
鸛雀樓位于山西蒲州,唐代許多文人騷客都在那里留下詩作,這首便是其中最出名的,也是最廣為流傳的一首。
第一句中描述了一輪落日正在慢慢落入遠方起伏的群山。第二句寫黃河奔騰咆哮著奔向大海。這兩句詩描繪的景象由遠及近,由天上至地下,場面特別遼闊。第三、第四句看上去很平淡,意思是要想看得更遠,就要再上一層樓。但是這樣的平鋪直敘后面隱藏著一個含義深遠的道理,那就是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就要加倍努力,其中表現出了作者的進取精神和只有站得更高才會看得更遠的道理。
有人認為詩歌不應該說道理,其實詩歌忌諱的是直接地、生硬地講道理。這首詩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深刻的道理就隱藏在平常的景物后面,通過對景物的描述,很自然地傳達出道理。這也是詩歌的魅力所在。